天煌貴胄 作品

第12章 朕既承天受命,自當言出法隨

    再說了,官家喜歡築京觀就讓他築去,自己這個吏部尚書是怎麼回事兒,自己心裡得有點兒逼數,犯不著在這個時候讓官家不痛快。

    最主要的是,官家只要能一場接一場的打勝仗,民心就會牢牢把持在官家手裡,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也就能坐的更穩,不用擔心上皇跑回來復政。

    李若冰一熄火,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們也都熄火了——本身就恨不得把所有的金兵都築了京觀,既然官家不願意把他們當苦力,那就拿他們當建築材料吧。

    至於議和派,這些天原本就過得提心吊膽的,現在就更犯不上跳出來跟趙桓犯擰了。

    倒是騎牆派……

    大宋的朝堂上最多的就是騎牆派,對於這些人來說,只要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是姓趙,剩下的就是能處理朝政,別耽誤大家唱歌跳舞小燒烤,那他願意築京觀就讓他築去。

    更別說騎牆派本身就是隨風倒,現在朝堂上主戰派說話的聲音響,這些騎牆派自然就會向著主戰派說話。

    ……

    京觀這個玩意是有講究的。

    你不能直接把那些屍體亂七八糟的扔到一塊兒再堆成個土丘就說這玩意兒是京觀。

    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謂門有兩觀者稱闕。

    也就是說,想要築一座合格的京觀出來,首先是高度,三米五米的高度能算高?其次是就是,京觀這玩意兒是闕型的,是有一定標準的,既要建在大路上供人觀賞,還不能隨便亂建,得按照禮制來操作。

    幸好,大宋別的都缺,就是不缺讀書人,隨便在朝堂上劃拉劃拉就能找出來一堆懂這玩意兒的,讓他們折騰也就是了。

    趙桓現在更關心那些被解救回來的百姓。

    儘管大宋的官兵並不怎麼給力,在救回來七八千百姓的同時還自損七八千,如果單純的按照數字來算幾乎就是個賠本買賣,但是這種事情又不能單純的用數字來計算。

    就像後世總會有迷彩綠敢扛著沙袋用身體去堵洪水一樣。

    種花家的兔子們對此習以為常,甚至會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換到槍擊每一天,川建國同志兼職相聲演員的那個國度去,他們救災可不是帶工具,他們帶的是槍……

    所以在趙桓看來,哪怕是摺進去七八千人,只要能救回來一個百姓,就不虧!

    當然,最重要的是,被救回來的這七八千人,幾乎個個都有親人死在金兵的手裡,後面只要稍加引導,這七八千人裡面的青壯,就是最好用,也是最忠誠的兵源。

    一如當初大漢孝武皇帝的羽林孤兒。

    ps:感謝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的盟主打賞,感謝陸叄柒肆、梁可凡、寶慶漁者的千賞,感謝看書就好不氪金、要離屠狗輩、暴君序列就是爽、赫赫有鳴、霍六爺、書友20190318113523418、去言、17錦、美好永存、cnm不讓帶字符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