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2章 既生瑜,何生亮?

    但是析津府的百姓,跟汴京城的百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當汴京城的百姓們看到趙桓的時候,往往會伴隨著一陣陣官家萬歲的歡呼聲,偶爾還會有一些不知羞的小娘皮們狂扔手帕和果子。

    析津府的百姓們卻沒有這種情況,官家萬歲的歡呼聲聽上去有氣無力的,明顯來著一種應付公事的情緒在裡面。

    最重要的,是這些百姓望向趙桓的眼神。

    無論是上輩子的大明百姓還是這輩子的大宋百姓,趙桓在他們眼中見到最多的眼神是狂熱中帶著敬畏。

    然而城門口的這些百姓,他們看向趙桓的目光之中沒有狂熱,更沒有敬畏,而是死寂之中帶著畏懼,其中又摻雜著三分疏離。

    疏離感很正常,畢竟析津府先是歸於遼國,後又歸於金國,嚴格來說,從來就沒歸屬過大宋,所以趙桓也從來沒想過這些百姓能對自己有什麼親近感,更別提什麼狂熱。

    但是這種畏懼而不是敬畏的目光就很有問題——敬畏在於敬,而畏懼,則只剩下了畏。

    “朕來得晚了,使得百姓受金人奴役多年,此皆朕之過也!”

    略微斟酌一番,趙桓在城門口勒馬停韁,高聲道:“不過,如今完顏宗瀚西遁,待朕西去剿滅此獠後,析津府便會再無戰火!”

    “析津府自今日起,改名北平府。”

    “免北平府三年錢糧,其後五年折半。再賜六十以上老人米百斤,肉十斤,油五斤,布兩匹。”

    眼看著周圍百姓望向自己的目光終於有了一絲絲變化,趙桓乾脆又下了一劑猛藥:“待朕還京之後,戶部便會派人前來,大造黃冊,北平府百姓,皆為我大宋之民!”

    這一次,周圍百姓再望向趙桓的目光就徹底不同了——

    儘管大宋不能打,但是大宋的戶籍他招人稀罕啊。

    《遼史》》之《興宗紀三》,有重熙二十三年(1054,宋皇祐六年)冬十月癸丑,在《天龍八部》之中肆意屠戮漢人百姓、欺壓女真部落,還執意要南侵滅宋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以開泰以開泰寺鑄銀佛像,曲赦在京囚。”

    這是又一位被渣某庸黑出翔的受害者:歷史上的耶律洪基,不但不窮兵黷武,還崇尚漢學、篤信佛教、愛好和平,“每語及仁宗,必以手加額”,甚至在仁宗的忌日為其守齋以示尊敬。

    這位收著宋國大把保護費的遼國皇帝,完全一副崇仰大宋皇帝的忠實粉絲模樣,甚至在佛像背後刻上“白銀千兩,鑄二佛像。威武莊嚴,慈心法相。保我遼國,萬世永享。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的字樣,以表達自己不能生在“中國”也就是當時以北宋為代表的中華為憾。

    “官家萬歲!”

    “國祚永延!”

    “大宋萬年!”

    ps:艹了!剛才碼字碼得太嗨,沒注意時間……成功的斷更了……mmp。

    再ps:感謝書友“絕愛感情是老虎”2000起點幣打賞,感謝書友“等待千年的石橋”1000起點幣打賞,感謝書友“杜鐾”和“燕狂徒vs武則天”500起點幣打賞,感謝書友“妖怪別吃哥”100起點幣打賞。

    再再ps:“時光_瘦了”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