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03章 趙桓:朕既高興,又頭疼

    或者說得再直白一些,這些人到底是反抗封建獨裁壓迫的急先鋒?還是某些希望地方脫離朝廷掌控的有心人的代言人?

    如果說“義風千古五人墓,黃衣使者不出京”是地方所為,那崇禎年間的紅夷大炮案,可就是實打實的煽了所有人的臉——

    崇禎年間,戶部批了十萬兩白銀買十個紅夷大炮,但是某些人就是有能耐用這筆錢買了將近五十門大炮然後賣給建奴,在收到建奴的回款之後再去買十門大炮給崇禎,最後錢也賺了,皇帝交待的事情也給辦了,是不是很完美?

    用皇帝的錢買來的大炮賣給建奴再用回款平賬,是不是符合資本的操作規則和手法?

    但是啊,十萬兩銀子是戶部出的,不是民間所為,那麼這個錢是由誰經手的?又是誰從中牽線搭橋?甚至還能在事後把追查這件事情的御史刺死在家中!

    所以趙桓一直就很注意自己的安全,當初掀了桌子之後就一直待在軍營,甚至不惜為此而加大皇城司的權柄,還折騰出內行廠,為的就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

    然而除了這些暗戳戳準備幹掉趙桓,同時還跑去向孟太后哭訴的混賬們之外,還有另外一夥混賬們的選擇,就更讓趙桓在心中暗喜的同時隱隱感覺有些頭疼——

    那些混賬們倒是沒有暗戳戳的準備幹掉趙桓,也沒有跑去找孟太后哭訴,甚至這些混賬們都沒舉旗造反。

    但是這些混賬們一直在暗中煽動百姓造反,同時還特麼的跑去給西夏人帶路了!更有甚者,還有人暗中往西夏運送糧草,甚至還派遣家中子侄進入西夏軍中,為的就是讓趙桓親征西夏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