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90章 馬從何來?

    還有許多已經不再年輕的老人因為已經幹不動這種體力活而選擇去搬運一些磚石,或者是打打下手,就連莊子中的婦人也是忙著劈材燒水,好保證這些青壯們在忙活完後能吃上一頓飽飯。

    只有那些說懂事還不夠懂事,說不懂事卻也有些懵懂的熊孩子們在圍著工地來回奔跑,時不時跑到婦人那邊去幫忙或者搗亂,偶爾會因為惹禍被婦人訓斥上幾句,然後又作鳥獸散。

    倒是沒有人在意趙桓一行人

    瞧這打扮就知道是汴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說不定就是路過莊子,搭理他們做甚?

    趙桓輕輕搖了搖手中的春宮扇,笑道:“朕還是喜歡看這樣兒的景象。”

    李綱也點了點頭,附合道:“若非官家,只怕金兵已經成功南下,大宋江山也早已處處烽煙,又何來這般的景象?臣,為官家賀!”

    被李綱這麼一誇,趙桓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瞧這話說的,誇的多過分?請加大力度!

    然後李綱就加大了力度:“如今官家又大施教化,若大宋百姓真如官家所說那般人人得以讀書,那可當真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說不得,臣等也能青史留名了。只不過……”

    趙桓扭頭瞧了李綱一眼,問道:“只不過什麼?”

    “只不過,官家說要讓所有的孩童都從小練習騎射,卻是不太現實。”

    李綱微微躬身,答道:“微臣這幾天也一直在考慮這事兒,卻是越想越頭疼縱然教員之事好辦,可是馬匹又該從何而來?

    一處學堂,少說也得有三五匹馬才行,一個縣中便有數十上百個村子,需要的馬匹數量便不止百匹,推而廣之,一個州,一個府,一個路,卻不知該要多少馬匹?”

    趙桓卻不以為意的道:“當初牟駝崗就有兩萬匹馬,以後自然就能有更多。實在不行,朕還有兩處地方,有著大量的好馬。”

    李綱一聽趙桓這話,心中頓時就怒了

    閱讀網址: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