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02章 大宋的基本國策

    就像黃世仁說的那樣兒,正所謂窮**計,富長良心,無聊生禍患,文雅點兒的說法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種理論的背後其實是千千萬萬農民的血淚——吃不上飯的時候是農民伯伯,有飯吃了就是農民兄弟,吃的好了就是農民工,基本上用不著了就是惡意討薪。

    現在的大宋雖然不用給誰歲幣了,可是在小冰河期的威脅下,趙桓也沒膽子去挑戰重農抑商這個基本國策。

    萬一都特麼跑去搞工業搞商業了,誰來種地?沒有人種地,各地的糧倉又該上哪兒囤糧食去?沒有糧食,等著小冰河期來了之後糧食減產,糧價瘋漲,老百姓照樣吃不起糧食,該造反的還是會造反,基本上還是個涼涼的結局。

    除非先搞出來化肥,再搞出來雜交水稻高產玉米紅薯土豆之類的玩意,可是除了紅薯土豆還比較靠譜之外,剩下的又有哪個靠譜的了?天然肥料的產量低,化工肥料沒那個技術,就連玉米這玩意都不太靠譜——據江湖傳言,大宋時期的玉米跟後世那些甜玉米、粘玉米之類的可是一點兒都不像,產量也未必真就那麼高。

    還有一點更要命的是,趙桓之前還有過一個多生孩子多種樹的國策……

    多生孩子就意味著人口會大量增加,對於糧食的需求也會大大增加。

    所以,趙桓現在要執行的就是重農抑商,趁著小冰河時期來臨之前就先大量的囤積糧食,儘可能的減少未來可能產生的動盪。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豪商巨賈們想要捐餉獻糧的舉動,就成了讓人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