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30章 屠刀千斤重!

    如此兒戲一般的登基稱帝,外加如此兒戲的滅國之戰,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發生了數十起,甚至還有一個倒黴蛋剛剛登基稱帝就被幾個捕快給滅國了。

    皇城司和各地布政使司很快就把消息報到了朝廷,緊接著又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從汴京送到了灤州。

    然後,趙桓這個大宋皇帝就差點兒被氣瘋。

    兒戲?逗逼?

    如此兒戲乃至於逗逼的事情,除了大宋之外,其他朝代還真沒聽說過,因為在這種兒戲逗逼的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是百姓對大宋皇權的輕視——

    從秦漢到大明,乃至於蒙元和蟎清,真有這麼多人舉起反旗,那絕逼意味著兵禍連結改朝換代,到了大宋可倒好,老百姓們就因為要過把皇帝癮,所以就把反旗舉起來了……

    當然,也不排隊這些老百姓是抱著舉旗造反受招安的想法。

    所以,趙桓這個皇帝就被百姓給逼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或者殺一儆百,殺雞儆猴,或者哈哈一笑,置之不理。

    兩者的好處和弊端都很明顯。

    前者的好處很明顯,只要趙桓把屠刀高高舉起,後面自然就沒有人再敢無視皇權威嚴,除非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則絕不會再出現這麼逗逼的事情。

    壞處則在於皇權太盛,老百姓會逐漸變得敢怒而不敢言。

    趙桓在位的時候自然一切好說,可是等到趙桓掛掉之後呢?大宋會不會變成另一個蟎清?大宋的百姓會不會像蟎清的治下一樣苟活?被建奴打斷的脊樑,一百多年了還沒有徹底直起來。

    後者的好處同樣很明顯,那就是以後的老百姓不會再把皇權太當回事兒,活不下去就掀桌子這種事情很有可能會成為常態,或許能逼著大宋朝廷儘快改革,虛君制、內閣制、資本主義制度、共產主義制度,誰又能說的準呢?

    壞處也同樣在於以後沒人再把皇權當回事兒——雖然趙桓一直強調中原堂口的百姓們溫良謙恭,但是沒有了皇權的壓制,誰敢保證天下會幾人稱王幾人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