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七十九章取劍(三)

    劍山這些年的現狀本來便是一年不如一年,便如同大廈將傾無力迴天,就算是有朝青秋這位劍仙在世,也只不過是能保證劍山還在,至於其他也不敢多求,只是作為活了無數歲月的老祖宗來看,看著這日漸凋零的局面,實際上也不忍於心,只是毫無辦法而已。

    若是朝青秋真死在妖土,那劍山沒了劍仙庇護,恐怕很快便要淪為一座荒山了。

    兩人並肩緩行,路過門塵山頂的破廟時,老儒生停下腳步多看了幾眼,但也沒有久待,和山上老祖宗繼續往山道上去,上山之後,老儒生和老祖宗來到問劍坪,站在崖邊,老儒生心境開闊,這才笑道:“我當年到處求學,想做一個聞名於世的讀書人,可哪家書院學宮都不收我,這才忽然記起自己名字裡的遠遊二字,這便想著聖賢所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際上我要是真有讀萬卷書的機會,哪裡會去想著去走萬里路,也是迫於無奈,走了不少地方,都覺得一個樣子,唯獨那一次來到你們劍山腳下,才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世間風景實在太多,看不過來也顧不過來,可唯獨你們這劍山,我真的很不想就此成為歷史,劍士一脈從鼎盛到衰落,花了六千年,到底是不如三教底蘊深厚長遠,只不過劍士一脈能興起在於一個真字,而衰落卻是在於一個直字。儒教先賢說是有一股浩然正氣,但處事之間卻也不盡然,能說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卻也能說出人生何處不相逢。人情世故,三教修士雖然站在山上,但對同樣站在山上的同道們,依然是要講,可你們劍士呢,腰間有柄劍,不平事出一劍,胸中有氣出一劍,遇見不直之事出一劍,自然不被人所喜,有現如今這個局面,說到底還是劍士自己造成的。”

    老祖宗站在老儒生身旁,平靜道:“並非是劍士太直,只不過是三教之中現如今有這個直字的人太少了。當年寫就一篇錦繡文章張聖便讓世間修士由衷敬佩,是何等意氣風發,可現在,還能找出第二個?”

    老儒生皺起眉頭,氣笑道:“張聖這般的讀書人,世間能出一個便是天大的福分,哪裡還敢說再找出第二個!”

    老祖宗不置可否,只是看著山崖下。

    老儒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該不會是讓那小子去山崖下了吧?”

    老祖宗沉默。

    沉默便是默認。

    老儒生竟然破天荒覺得有些惱怒,他憤憤開口道:“那小子才第幾境,第三境有沒有?你就敢讓他下去,老夫可是知道這下面有些什麼東西!”

    老祖宗沒有去解釋其他什麼東西,只是笑道:“第二境。”

    老儒生目瞪口呆。

    在老儒生現如今來看,這個老傢伙完全便是喪心病狂了。

    而且不是一點點而已。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人間最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