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八十七章講道理的觀主上了這座山

    然後這個中年男人既沒有摸了摸這年輕人的根骨便大笑說著這當真百年不遇的奇才,也沒有故作高深的開口說起他不適合學我的武功,只是將年輕人扶起來之後,笑眯眯的開口說著他倒是很想收幾個徒弟,沒事的時候替他捏捏肩膀捶捶腿的,可一來自己唯一的徒弟是個醋罈子,要是知道自己多收了徒弟便肯定是要生氣的,二來就是自己那個徒弟本來就不令人省心,懶的時候就在家裡待著,這一出門就被別人欺負了他這趟出門原本就是要為了去給他那徒弟報仇的,說不定就回不去了,他最後笑著問道,徒弟生不生氣不是大事,要是不怕死,敢跟他走一趟那也行。

    那年輕也不是傻子,想著您這樣的世外高人要去找別人麻煩都說是不一定能回來,那肯定就不簡單了,說不定跟著去了,被人找了麻煩,死在外邊了,於是他便轉口說家裡還有老母侍奉,俗話說的好,是父母在不遠游。他也就不跟著去了。

    那男人被人拒絕也不生氣,只是笑眯眯的說道理是這個道理,可轉而又提醒這下一句了還說遊必有方,你給忘了?

    年輕人臉有些紅,但說什麼都不願意去。

    最後好在這“高人”也沒有生氣,只是搖頭說罷了罷了,咱們之間沒有師徒緣分。

    這時候那兩位江湖武夫的生死相博也落下帷幕,只是並未分出生死,最後竟然還相逢一笑泯恩仇。

    男人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才看見有個賣零嘴吃食的貨郎急衝衝趕來,發現決鬥已經結束,旅客們都已經散去之後,懊惱的拍了拍腦袋。

    中年男人沒急著走,探過頭去看了看這貨郎買的東西,然後笑著買了好幾樣吃食和一串糖葫蘆,雖然和預想中的收穫要差了許多,但總算是開了張,貨郎的臉色緩和了許多,最後跟著中年男人走了一段距離,臨近分別的時候,貨郎由衷說道:“先生肯定是那種修行的神仙,不然哪能這般讓人看了便覺得心情舒坦。”

    中年男人不置可否,只是揮手作別。

    買的吃食一路上被他吃的一點不剩,直到最後他才開始吃那顆糖葫蘆,自己的徒弟說是以後要是換做她守那座山了,就把山上種滿桃花,其實這種想法,他當年也有過,只不過他不想滿山都是桃花。只想著有朝一日把那座山上種滿山楂,可真當該他守著那座山的時候,他偏偏又覺得挺好了,就算是要種,也只在登天樓外面種一些就好了,不過這些年一直在裡面翻書,倒是忘了這回事,等這一次回到山上,就把登天樓前面栽下些東西,只不過山楂就算了,栽上一些桃花也就是了,自己就那麼一個徒弟,偏偏還那麼讓人省心,他不寵著,好像都不太對。

    可自己寵著的徒弟,一下山就被別人欺負了,這個男人覺得實在不應該,我的徒弟又不是什麼孤魂野鬼,怎麼能說欺負便欺負,難不成真當他不在了?

    所以他看過了大餘的風景之後,便回到了梁溪,要去某座山找麻煩。

    這某座山比自己守著的那座山低不了多少,可是他一點不在意,至於是將那座山給夷為平地還是說削一半,則是看他心情。

    在快要臨近那座雨霧山之前,已經在遠處能夠看到那座山風貌的中年男人,破天荒笑出聲。

    正好被一個從山上下來,正要去四處走走的年輕道士看見,順著中年男人的視線看過去,發現他是在對著雨霧山發笑,年輕道士很快打了個稽首,輕聲問道:“居士何故發笑?”

    這個除了少年時代喜歡穿上一襲道袍,之後便再也沒有怎麼穿過道袍的中年男人笑著說道:“我是在笑這座山很高。”

    年輕道士頗有些自豪,“這是雨霧山,梁溪道門裡數一數二的名山,當年可是走出過陳聖呢,如何不高?”

    中年男人笑著點頭,“是挺高的,不過我想讓矮上一些。”

    年輕道士皺了眉頭,心想著你這人為何這般說話,實在是好沒道理。

    彷彿是心有所感,中年男人平和道:“我本來便不是來講道理的。”

    年輕道士還想說些什麼,可那個中年男人已經飄然離去,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直到來到山腳,然後開始登山。

    登山途中,這個中年男人只說了一句話,“陳聖,很了不起?”

    是啊,很了不起啊,畢竟是道教六位聖人之一啊。

    可是現在,我梁亦要上山拆了雨霧山的清心閣,你又能如何?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人間最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