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觀主在山上,劍仙要出劍

    柳依白哈哈大笑,持劍推進。

    劍氣越發凌厲。

    可他身上也是衣衫破爛,出現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口子。

    觀主伸手往前一推,五彩長河緩緩流動。

    柳依白所持野草總算是接觸到這條五彩長河。

    野草與五彩長河相遇,柳依白冷著臉往前遞劍,這柄野草並沒有半點弧度產生,在柳依白的虎口破裂之後,整柄劍寸寸斷裂,竟然是寧折不彎的性子。

    觀主神情不變。

    柳依白平靜赴死。

    生平最強一劍已出,算是不枉此生了。

    觀主輕聲道:“何苦。”

    來不及感嘆。

    下一劍,來自謝陸。

    這位山上腳破廟以劍術稱雄的女子劍士,一劍如天邊明月,又如眼前桃花,還如昨日小雪。

    讓人眼花繚亂。

    觀主平靜應對,驅使那條五彩長河去攔下這些眼花繚亂的劍招,等到看清楚謝陸手上拿的那柄劍之後,才略微無奈的開口笑道:“笙歌這個孩子,什麼都送得出手。”

    謝陸不去理會這麼些事情,只是一劍又一劍的遞出。

    至於最後,仍舊是被那條五彩長河給穿心而過。

    謝陸無奈一笑,折劍與此。

    觀主心態平常,這兩人都算是出彩劍士,但實際上也萬萬稱不上如何厲害,況且是在他梁亦身前。

    今日劍山,最強一劍還是得來自於那位老祖宗。

    觀主對此無比清楚。

    因此他腳步不停,繼續前行。

    山腳破廟裡,在那兩座塑像粉碎之後,整間破廟轟隆一聲,便也跟著倒塌。

    從此山腳再無三位師叔,以及這間李扶搖從來沒有進入過的破廟。

    李扶搖尚未睜眼,便已經淚流滿面。

    他猛然轉過頭,看向葉笙歌,問道:“上山來的是誰?”

    葉笙歌雖然對這個少年劍士也沒什麼好感,但還是耐著性子開口說道:“我師父,梁亦,沉斜山的觀主。”

    他沒有說聖人之下道門第一人這個事情,顯然便是怕嚇住李扶搖。

    李扶搖沉默很久,問了個問題,“他上山來幹什麼?”

    葉笙歌歪著頭,“可能是單純想上山看看風景。”

    李扶搖眉頭皺的極深,他拿出劍匣裡的青絲,輕聲問道:“我想和你打一架,怎麼樣?”

    葉笙歌本來就不傻,看著李扶搖這個樣子,僅僅片刻便想清楚了他要做什麼,“要想出氣?”

    李扶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問道:“打不打?”

    葉笙歌本來想拒絕的,只不過想起之前謝陸對她說的那句話,她輕聲笑道:“我要把你揍成豬頭。”

    李扶搖不置可否,握劍嚴陣以待。

    ……

    ……

    劍山山崖底,那間竹舍裡,劍仙柳巷的佩劍三兩和那劍鞘四兩兩人正在對弈,一身灰袍的三兩忽然極為惱怒,四兩則是柳眉微蹙,顯然心情也算不上好。

    三兩冷聲道:“若是柳巷還在,這個小道士,我甚至用不了一劍便要將他前世今生一併斬去。”

    四兩這一次沒有拆臺,附和道:“你這一劍,沒什麼人接得起。”

    三兩惱怒道:“朝青秋去哪裡了,什麼時候劍山由得這些人隨意挑釁了?!”

    四兩默然無語,他們兩人雖然在崖下,但實際上對於山上的事情,知道的很清楚,知道現如今劍山是什麼個光景,因此現如今也只是有些抱怨,但絕對不是沒有任何一點心理準備。

    三兩一把推翻棋盤,憤而起身,“他孃的,他孃的,他孃的!”

    他一連罵了整整三遍,由此可見他的內心到底是有多憤懣。

    棋子從棋盤上滾落,滴滴答答的在竹舍裡四處亂滾,一片凌亂。

    四兩彎下腰,去撿那些黑白棋子,她一不發,但心情也不平靜。

    一身灰袍的三兩忽然開口道:“我要去劍山上。”

    四兩轉過頭,疑惑問道:“你怎麼上去?”

    三兩賭氣道:“爬上去!”

    這一次,四兩就真的不再理會他了。

    收拾好棋子之後,四兩重新坐回原位,憑藉記憶力將那盤棋覆盤,然後才不鹹不淡的開口說道:“之前有人要帶你上去,你不願意,現如今想上去,有什麼用,你也上去不了。”

    三兩頹然的坐回原位,神色古怪,神情凝重。

    兩人不再多說廢話,只是重新開始下這盤棋。

    良久之後,三兩輕聲道:“總有一天,我要讓這些道士都知道,天地之間,最不該惹的便是咱們這些蠢劍士!”

    四兩知道,當並非是神情激動的三兩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便越顯得他很有那個想法。

    ——

    觀主快要走到門塵山頂之前,有個老儒生揹著書箱下山,與觀主擦肩而過的時候,老儒生氣呼呼的指著觀主罵道:“梁亦,你真是一點都不愧被稱為自有風度!”

    觀主不理會,只是看向山上,那裡有一道劍意,越發駭人。

    在觀主身後,漸漸有一輪明月生起。

    觀主這是要傾力施為了。

    老儒生沉聲道:“梁亦,你是非要上山不可了?”

    觀主平靜而笑,“自然如此。”

    老儒生搖搖頭,“那先過老夫這關!”

    觀主神色如常,只是指著遠處,平靜道:“恐怕那位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