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二卷 意氣長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雨連綿的時節裡,有劍氣

    欒平平靜道:“陳國無危局,陛下只是沒有看透而已,若是看透,便知曉老臣與大局並無礙。”

    陳國皇帝皺眉道:“懇請老大人解惑。”

    欒平盯著陳國皇帝的眼睛,緩緩道來,“陳國危局是什麼,不過還是擔心期滿之後未能攻破周國而被延陵責罰而已,由著老夫來看,若是陛下這般擔心,倒是不必,延陵皇帝既然不願意留下惡名,即便如期未能攻破周國,對於出了死力的陳國,責罰會有,不會太重,說不定還要增撥錢糧,陳國是死心塌地為延陵,延陵會知道,因此不管如何,延陵不會讓陳國寒心,至於邊境那邊,周國已經強撐了一年有餘,雖說看起來仍舊不落下風,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因此要不了多久,自然便會潰敗,兩者都已解決,哪裡來的危局?”

    陳國皇帝神色激動,“老大人此當真?”

    欒平嘆了口氣,“陛下難不成會以為老夫會辭官便誆騙陛下?”

    陳國皇帝擺擺手,“那老大人為何辭官?”

    欒平開門見山說道:“老臣入陳國,是想將陳國疆域擴大到能和延陵比肩,即便不能在一代兩代之間便成事,至少也要看到些希望才是,可現如今一看,陳國三代,先皇和陛下都算不上庸君,可實在是和胸懷天下的明主仍有差距,老臣不願意在此繼續蹉跎,那換一國而謀便是。”

    陳國皇帝沉聲問道:“那老大人要去何處,是周國?”

    欒平搖頭,“周國無果,陳國有根,老臣此去,或許不在延陵。”

    陳國皇帝一怔,“老大人這般年紀,仍舊還有心思?”

    欒平一笑置之。

    陳國皇帝頹然道:“可老大人一走,陳國廟堂,當作何打算?朝堂內外,以往皆仰仗老大人,此後群臣如何自處?”

    欒平指了指門外,“老臣有學生,宰輔之姿,陛下好生培養,也能為陳國此後幾十年作為打算。”

    陳國皇帝苦笑道:“老大人既然想得如此周到,似乎朕說什麼也都沒有用了。”

    欒平笑著搖頭,“陳國局勢,未必難,不過陛下求穩,自然便無難關可說。老臣這把年紀,心思所想倒也簡單,陛下卻給不了,改換門庭,好聚好散便是,不是什麼大事。”

    陳國皇帝默然無語,心情和御書房外的天氣一般陰沉。

    ——

    淮陽城外大雨傾盆,比之城中,要大出不少。

    雨幕之中,那條通往國都的官道上,行人稀少。

    偶有馬蹄聲響起,都是邊境驛卒,通報軍情的。

    官道上,有個青衫撐傘少年揹負劍匣,緩緩而行。

    與周宣策和顧緣分別於陳國邊境,李扶搖足足在山野之中走了半個月,才折返身形往官道上走,顧緣是個燙手山芋,光是那個身份便足以讓不少人惦記,他李扶搖可不敢在出過一劍之後,還大搖大擺的肆意而行,那是找死。

    雖說之前那一次有老祖宗出劍,可實際上,老祖宗不會什麼時候都在他身後。

    還得靠他自己。

    在大雨中緩行,李扶搖聽著這一顆顆雨珠滾落滴在傘面上,看著這場傾盆大雨,恍惚出神。

    背後劍匣裡,兩柄劍更是陣陣顫鳴。

    李扶搖靈府裡那些氣機,更是胡亂在經脈裡遊走,有些甚至還想著衝出經脈。

    雖然並無經驗,但李扶搖好像知道了些什麼。

    好像是要破境了?!

    在那個連綿秋雨的時節裡,他第一次見到陳嵊出劍,見到那尾白魚化劍,然後第一次接觸劍士的那條崎嶇小路。

    第一次出手是用柴刀砍向那個紅衣女鬼。

    第一次勝過某人是在綠水湖前一刀殺龜。

    第一次想著一定要有一柄劍的時候,也是在空手上劍山的時候。

    師叔柳依白為他做了一柄木劍,師叔謝陸要把小雪相贈,師叔洗初南讓他找回藏魚,他下崖底去找那柄青絲……

    做這一切的時候,他都還沒能真正成為一個劍士。

    第一境正意,算是他踏上了修行大路。

    可真正要成為一個劍士,便是要來到第三境劍氣境。

    練劍起於那個秋雨連綿的時節,成為劍士也要是在這個時節?

    李扶搖不知道,只是現如今,他很想提劍揮劍。

    如此而已。

    他眼裡有光。

    一抹劍光!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人間最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