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二卷 意氣長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會有的

    之前分別的時候,她沒有說過喜歡他的啊,他要是以為自己不喜歡她轉而喜歡上了別的姑娘怎麼辦?

    那到時候自己一劍刺死他?

    劍呢?

    那笨蛋會有的。

    到時候就用笨蛋的劍刺死笨蛋!

    可下不去手怎麼辦?

    想到這個問題,少女便越發的煩了。

    她在橋上走著,邁著步子。

    她知道的就這麼多,不知道的卻有一大堆。

    就好像是她不知道那個當時還沒有劍的少年,提著那盞大紅燈籠從山上往山下走的時候,想的不是什麼他練不成劍了,成不了劍仙了怎麼辦,而是想的要是那個姑娘知道他沒能登上劍山,肯定會有些失望的。

    就算是不表現出來,但肯定是有些失望的啊。

    他可一點都不願意讓那個姑娘失望。

    青槐嘆了口氣,還沒走下橋,便在橋上看到了一個她想都想不到的人。

    有個青衣公子,大冬天拿著一把摺扇,看樣子是專門在等某位姑娘。

    他穿的是某位姑娘最喜歡的顏色,拿的摺扇也不是凡品,反倒是一件品階不低的法器,關鍵是他要等的某位姑娘也不是其他人。

    就是青槐。

    這位早已經託了自家長輩去向那位妖土巨頭求親的公子哥看見青槐之後,便急忙走過來,笑著開口,“青槐妹妹,想不到能在這裡就碰見你,我還想著怎麼也得……”

    一句話都還沒說完,便戛然而止。

    因為那位姑娘好像不太高興。

    隨即噗通一聲。

    這位青衣公子哥被他心心念念喜歡的那個姑娘一巴掌打到了桑江裡。

    青槐站在橋上,神情平淡。

    過往行人紛紛轉頭,想看看是哪一位敢在青天城裡動手。

    等到看到是這麼個青衣少女之後,便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只是想著難不成這位少女是和那位大妖沾親帶故的?

    要不然敢這麼彪?

    沒人說得清。

    只是在遠處閣樓上,有個青衣男人唉聲嘆氣,“看來不管是怎麼看,這丫頭都不好嫁出去了。”

    在他身旁的婦人拍了拍不大不小的胸脯,很自豪的說道:“也不看看是誰的寶貝閨女,那個兔崽子有資格要我閨女做他媳婦兒?簡直是痴人說夢!”

    青衣男人不著痕跡的拉了拉自己媳婦的衣袖,想著把她那張嘴堵起來,可不管怎麼看,婦人都沒有半點要閉嘴的意思。

    青衣男人只好轉頭看了看在一旁不遠處的另外一個灰袍男人。

    那灰袍男人一臉漠然,拋下一句他胡家高攀不起青家,然後不等青衣男人說話便轉身下樓。

    青衣男人神情古怪。

    等到那男人實在走的有些遠了之後,青衣男人才朝著自家媳婦兒伸出大拇指,眼裡盡是稱讚。

    後者微微抬頭哼了一聲,隨即說道:“你到底怕他什麼?說你是前五,可他才是前十。”

    這位青天城的主人,想了想,輕聲道:“別的不說,要是又在這裡打架,到時候又要不知道多久才能重新建好這些東西,再說了,那條河裡的魚過了冬便要等到十年後才能釣了,我實在是沒有興趣和他打架。”

    婦人笑著點頭,這一次一點都沒有說什麼其他的話。

    青衣男人嘆了口氣,“那丫頭的嫁妝我真的攢得差不多了。”

    婦人喜笑顏開,“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

    少梁城裡的天亮之後的朝會,註定在大周曆史上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在朝會上,皇帝陛下當著所有大人的面,怒斥兵部尚書楊舒雲,說這位兵部尚書糊塗至極,明明那位大周的廟堂柱石,一國重臣謝應還活的好好的,為何會有那麼一封戰報傳入少梁城,你作為一部尚書,還不辨真假,就那麼呈到了朕的面前?

    皇帝陛下在朝會之上,破天荒的動怒,讓那些心知肚明的朝臣其實並不覺得意外,尤其是這位兵部老尚書,甚至還有些羨慕這位老尚書,今天您老替皇帝陛下背了這口鍋,不用多說,之後肯定有些好處,以及和皇帝陛下結下一份不淺的香火情,您那位侄子想來也能從一郡校尉的虛職上調任到某個夢寐以求的實權位子,之後楊家在少梁城,只要是不去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情,還有誰能夠讓楊家吃虧?

    因此這口鍋,楊舒雲背得心甘情願。

    可找人背鍋是一回事,要想徹底讓謝家滿意又是另外一回事。

    本來依著這些朝臣的想法,把那位安陽公主在此時下嫁給謝應便算是安撫了謝家,可好似那位皇帝陛下覺得這不是個好的解決方法,他在將楊老尚書的俸祿罰沒半年之後,便順帶將撰寫這封戰報的邊軍主帥給撤了。

    至於接任的,自然是那位謝應無疑。

    草擬聖旨的時候,一座朝堂的重臣都看著,尤其是聽著皇帝陛下那些語之後,朝堂之上落針可聞!

    皇帝陛下當真是要將那位現如今還不到而立之年的謝應放到了邊軍主帥的位子上,如此年紀,便成為大周軍伍之中的貨真價實第一人,在大周兩百多年的歷史裡,這還是頭一遭。

    可在這個形勢下,以往朝臣能找出一百個藉口要阻止皇帝陛下的這次任命,那位皇帝陛下也能從這一百個藉口裡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一兩個藉口,可今天,不管是朝臣,還是皇帝陛下,都不願意去改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