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人間事不新鮮

    黃近笑了笑,然後便去了宮裡。

    最近延陵已經開始打算要一統延陵境內,之後或許便是要對梁溪和大餘兵戈相向了。

    黃近作為宰輔,自然要承擔起改承擔起來的責任。

    至於最後,到底如何,還得聽那位皇帝陛下的。

    但是看著最近皇帝陛下的意思,一統延陵境內是要儘快,不能拖沓,北境軍府也好,南境軍府也罷,都要很快將那些小國盡數滅亡才是。

    世間之事,都是如此,一統必然是歷史的走向。

    黃近也明白,所以不會覺得有些什麼。

    現如今的延陵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延陵。

    誰不明白呢?

    ……

    ……

    北境軍府的大軍得了兵部的調令,很快便往北而去,很快便滅了好幾個小國,最後大軍停在了扶蘇國的邊境上,

    距離流城,不過百里之遙。

    流城的百姓,甚至於偶爾都能聽見馬蹄聲,不過到底是真的還是他們自己臆想的,不好說。

    劉衫送走了私塾裡的老先生,這裡便已經荒廢了,他那個小院子原本還是個緊俏貨,在這個時候,也賣不出去了,畢竟戰事要起,不知道有多少人都逃離了流城,到處都是空著的院子。

    黃家也是如此,那位女子前些年早已經嫁人,現在離開流城之後,只怕劉衫是真的再難和她再見了。

    劉衫找了家已經荒廢的鐵匠鋪子,花了半個月自己打了把不倫不類的鐵刀,然後用布包好,就背在背上。

    他原本是想要離開流城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大軍臨近流城的時候,又不想走了。

    或許是有些眷念,捨不得這個家鄉。

    到底是個普通人,不會有朝青秋和李昌谷那樣的感嘆。

    這一日黃昏時刻,北軍府的大軍臨近流城,領兵的是溫白樓帳下的一位陳姓將軍,流城沒有多少兵甲,他們只准備用一個時辰攻城。

    劉衫清楚的在城裡聽到了馬蹄聲,這一次真的是知道了,知道不久之後這座小城便要被延陵的鐵騎沖垮,想到這樣,他便有些惆悵。

    然後他解開了背後的刀,努力去握住刀柄,之後想要和那些延陵軍伍生死一搏。

    延陵軍伍不殺百姓,而且這些國土本來就是延陵的,他們要將他們這些小國踏破,也是名正言順。

    只是身為扶蘇國的百姓,他不能接受而已。

    低頭看著自己那顫抖的手,劉衫去後院挖了一罈酒,想著喝幾口就要去出去拼命。

    只是還沒等他把酒挖出來,城就破了,延陵的軍伍進入城中,還是一如既往的對百姓們秋毫無犯。

    在院子裡的劉衫能夠聽到街道上傳出來的甲冑相撞的聲音。

    他潦草的喝了口酒,就想要跑出去拼命,但是不知道為何,有個青衫年輕人又出現在了他的院子裡。

    那個人一身青衫,來了之後也沒有看他,只是給自己倒了碗酒,這才笑道:“喝了好酒去尋死,好像是有些浪費了。”

    劉衫扭過頭,一怔,隨即喊道:“李先生。”

    來人不是李扶搖還能是誰。

    他喝了口酒,看著現在已經幾乎要到了而立之年的劉衫,說道:“你現在要幹嘛呢?”

    劉衫看著手裡那柄鐵刀,認真說道:“去和那些年拼命!”

    李扶搖問道:“你這不是拼命,不過是送命而已。”

    劉衫有些倔強的說道:“那也要去。”

    李扶搖樂了,想起好些年前,第一次見他的時候,這個傢伙還怎麼都不學劍,怎麼都不願意離開這裡。

    現在倒是都變了。

    也可能沒有變。

    反正說不準。

    李扶搖說道:“你一個人改變不了,再說扶蘇國的開國之君本來就是延陵皇子,也留有遺訓,說是以後一定要回到延陵去,你一個普通百姓,即便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又能怎麼辦?”

    “要是我當年讓你跟著我學劍的時候,你就跟著我走了,現在說不定還有機會。”

    十多年的時間,即便劉衫能夠走上修行大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能會成為一位境界高妙的修士,遇上北軍府的隨軍修士,一樣是會被斬殺的。

    但是成了李扶搖的弟子,結果也有可能不一樣。

    劉衫嘴唇動了動,沒有說話。

    李扶搖看著他,問道:“好些年前你說想要提刀走江湖,我還記著,現在來找你,是想問問你,要不要和我結伴走一趟江湖?”

    李扶搖要在人間到處走走,一個人也會覺得無趣。

    劉衫有些心動的問道:“去什麼地方?”

    李扶搖直白道:“很多地方,反正絕對比你之前所想的那個江湖要大很多。”

    劉衫有些猶豫不決。

    李扶搖繼續說道:“現在我一句話,這些人便能退出流城,甚至我願意,這座扶蘇國都能留下來,但你不是我。”

    劉衫樣子有些頹然。

    李扶搖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站起身來。

    後者一言不發的要跟著李扶搖離去。

    李扶搖轉過頭提醒道:“別忘了帶刀。”

    行走江湖,是一定要帶刀的。

    這毋庸置疑。

    “李先生,我們要去什麼地方?”

    “往西南走,目的地是一座小國,叫做周國,那位皇帝陛下,用刀比你厲害太多了。”

    ……

    ……

    位於延陵西南那邊的那一座小國,叫做周國,延陵的南境軍府早已經對延陵疆域南邊的那些小國動手,但是唯獨對於這一座小國,並沒有做些什麼。

    沒有多少人知道原因。

    那位已經說不上春秋鼎盛的皇帝陛下知道,之前朝中的好些大臣也知道。

    不知道的人在猜測,是不是因為延陵的那位宰輔是黃近的緣故,那位怎麼看都是一位周國人,現在又在延陵做了這麼大的官,理應是對周國有些照拂的。

    但知道的人都知道,延陵的軍伍沒有踏上週國的土地,是因為李扶搖。

    那位現如今已經是一位登樓劍士的男人,只要在這個人間一天,延陵便不會做些什麼。

    甚至於他離開人間之後,也不見得會有人做些什麼。

    周國這些年並沒有開闢疆土,更沒有發動什麼戰事,邊軍的戰力還剩下幾分不清楚,但是朝堂之中,文官勢力卻一直不大。

    那座江湖倒是極為繁盛。

    比很多年之前,要繁盛很多很多。

    清歡渡,是大周南方的一處渡口,因為景色十分不錯,因此這渡口常年遊人如織。

    除去遊人如織之外,還有許多江湖武夫都喜歡在清歡渡旁的一座山上比武。

    那座山有些怪異,在半山腰處生出一塊石頭,在清歡渡口,仰頭便能看清楚全貌,許多江湖武夫把地方選在那個地方,自然便會引來許多人圍觀,想要在江湖上掙出些名頭,光靠嘴肯定是不行,只能靠著拳頭,一拳又一拳的打出來了。

    打贏了某位江湖大俠,卻是沒有人知曉,這更沒有意思。

    這個地方便是一處天然的比鬥之地。

    即便是落敗,也不過是摔落江水之中,並無性命之憂。

    今日這裡就有一場比鬥。

    兩方分別是一位號稱南郡劍仙的江湖武夫,和一位號稱北地神拳的北地豪傑。

    這兩位之中,那位叫做唐餘北地豪傑早已經是聞名江湖,在江湖上有北地神拳的說法,在北地反正也是個排得上號的人物,反倒是那位南郡劍仙林芳,只是初出茅廬而已。

    聚集來此的江湖豪傑們其實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那位唐大俠要應戰這麼一個無名小輩。

    後來才有人傳出消息來,說是那位南郡劍仙之前在酒樓裡和這位北地神拳相遇,對拳法甚是輕蔑,說了好些江湖上的劍道高人。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不管多厲害的拳法宗師,在那些劍道高人面前,也不過是一劍的事情而已。

    原本林芳這樣沒有什麼江湖名氣的傢伙說便說了,唐餘要是和他置氣倒是顯得自己沒有江湖前輩的樣子,可誰知道,這位南郡劍仙在說了那些話之後,將唐餘的好幾位弟子都一劍挑了。

    這才讓唐餘動了真怒,決意和這位南郡劍仙約戰在清歡渡。

    時間就是半月之後。

    這是定死的事情,絕對不會更改,哪怕那一日周國被延陵滅了。

    也是如此。

    這半月之間,不知道有多少江湖武夫聞訊趕到了這個地方,就是想要看看這一場不僅是拳劍之爭,還是南北之戰的比鬥。

    這樣一來,清歡渡可是多了好些人,讓許多小商販都賣出了好些東西。

    反正相較於這一些,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半月之後的那一戰。

    一條渡船從別的渡口前來清歡渡,船上滿載一船的江湖武夫,全然都是來這邊看那場比斗的。

    幾乎都帶著兵刃。

    只有一個青衫年輕人,孑然一身。

    這條渡船走得不快,反正是要在那場比鬥之前來到清歡渡的,所以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說什麼。

    船上一大片江湖武夫,有的豪邁,有的城府深沉,這些日子,劉衫算是見識過了這個江湖,原來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這樣。

    夜幕之時,天邊掛了一輪明月。

    劉衫披了一件外衣,來到甲板上,發現李先生在憑欄遠觀,這才湊了過來。

    李扶搖注意到他,但是沒有說話,自顧自的喝了一口酒,也沒有把酒壺遞給他的想法。

    劉衫想了想,鼓起勇氣說道:“李先生,這些日子我聽到好些關於你的事情。”

    李扶搖扭過頭,這是在周國境內,有些關於他的事情,其實很正常。

    畢竟他可以說是周國曆史上境界最高的修士,當然了,他可能也說不上是個周國人。

    李扶搖嗯了一聲,來了些興趣,說道:“說說。”

    劉衫從懷裡拿出一本之前花了幾文錢買的書籍,這才說道:“上面說李先生是現在所有的山上修士裡,最年輕的幾位登樓之一,還是李先生要不了多久,肯定是能夠成為劍仙的。”

    李扶搖有些笑意,自從延陵王朝將那些關於山上修士的事情傳出去之後,現在整座山河,很多普通百姓都對修士

    有了新的認識。

    “上面還說,李先生的紅顏知己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