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甩你臉上的證據

  也就是說,他根本就無法藉口對方沒有將他參與了的那份稿紙數據拿出來。

  更關鍵的是,這些稿紙上,沒有任何一份有他的字跡。

  如果有一份有,他還可以繼續用之前的理由,他的確參與了討論。

  但一份都沒有,總不可能說他提供理論,其他人負責計算吧?

  在其他方面或許可能,但是數學,別做夢了。

  如果你的基礎知識不達標,就算是將理論給你,你也寫不出計算過程來。

  如果參與進了這種討論中,且是主要交流人員的話,勢必會在這些稿紙上留下自己的計算數據。

  但他沒有,這種情況下,再說他是主要交流人員,這套理論根本就站不住腳了。

  語文還可以抄答桉,但是數學,你抄了答桉都沒用,因為你不懂計算過程。

  只是,莫坤始終沒想明白,為什麼這些原始稿紙還會在?

  不應該將裡面的東西整理完後扔掉或者破碎掉嗎?

  莫坤愣住了,渾身情不自禁的有些僵硬,額頭上隱隱有冷汗冒出。

  這些圖片證據一出,他想再否認抄襲就做不到了。

  不管怎麼說,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理論想法和計算數據這些罪名是跑不掉的。

  哪怕他同樣是參與交流的人員,也跑不掉這個罪名。

  .......

  辦公室中,田剛看著自己這個學生有些顫抖的身體,心中嘆了口氣。

  從現在來看,不說他是全盤抄襲的,也相距不遠了。

  莫坤沒有跟他說明情況啊。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抄襲了阿圖爾·阿維拉教授,情況還不至於到此。

  但涉及到那個少年,就更糟糕了。

  可能莫坤不知道南大那個學生對於國家層面的意義,但他是知道的。

  以十八歲的年齡,拿到晨星數學獎,並間接的推動晨星數學獎提前近兩個月的時間頒發,這份能量,在國內學術界已經相當恐怖了。

  在“韋爾-貝里猜想”被證明後,南大的那位天才,已經被上層定義為‘青年一代數學界的領頭人’了啊。

  各大官媒的與推動,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的名聲更進一步,以擴大華國在國際數學界的影響力,拿到兩年後的菲爾茲獎。

  今年邱成桐配合上面將晨星數學獎提前兩個月舉辦,目的也同樣是想去爭取一下今年的十二月份頒發的克拉福德獎,以及明後兩年的其他國際數學獎。

  這些可都是華國還從未有人拿到過的獎項。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莫坤這篇論文主要抄襲的是那個少年,且是這樣全盤抄襲的,他肯定不會選擇公開回應。

  現在,估計已經遲了。

  今年的克拉福德獎已經進入初步的評選環節了,徐川這個名字也進入了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委的眼簾。

  這個節點關頭,你去抄襲他的理論和計算數據,不是自找麻煩嗎?

  而且你還不是單抄理論,是連人家的稿紙數據一塊抄的,全盤抄襲,核心可以說幾乎全是人家的東西,你頂多做了些邊角的敲打和後續的擴充。

  這性質,完全就不同了。

  撤稿,道歉這些是肯定的,希望還能保一下這名學生吧。

  田剛嘆了口氣,畢竟跟了他這麼多年了,但如果實在保不住的話,那也沒辦法了。

  北大數學系必須和他劃清楚界限,不能因為這件事而被連累下水。

  .........

  少一尾的九尾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