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葉老蔫 作品

第671章 一言一鼎

  此外則是他們的習俗,跟漢族完全不一致,讓人完全沒法接受。

  就比如說,葉琛來了河北道之後,屢屢見識到的契丹人的喪葬習俗。

  他們會將家人的屍體,掛在山林裡的大樹上,懸掛三年之後,才收斂屍體,焚燒安葬。

  據契丹人說,這種風俗叫做風藏。

  可以想象這些野蠻、原始的風格到底有多嚇人。

  所以移風易俗,推廣佛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大肆傳播佛教,在彼時的漢家傳統文化來說,還是一個非常羞恥的事情。

  如果傳出去,這位老夫子的名聲,肯定會被傳統的儒家子弟而不容。

  葉琛感慨道,“沒想到老夫子為漢家守了大半輩子的邊疆,到老還要捱罵,葉琛心中不忍。”

  老夫子卻淡淡的說道,“漢家興衰,雖匹夫而不敢不盡力而為也。”

  葉琛的身體一震,沉吟了片刻,起身行大禮,“夫子,請受琛一拜。”

  周圍的眾人,在一邊兒一直聽著,對於這位為了國家的北疆,默默付出了大半生的老夫子,也是崇拜之色。

  沒有人願意來這邊遠寒冷之地教書,但終究是有人要來的。

  他這把年紀,其實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可他依然願意去做,甚至願意揹負罵名,這點很值得所有人敬佩。

  葉琛雖然總是認為儒家陳腐,缺乏進取之心,甚至於成了世家統治天下的工具。

  但是卻又不得不說,因為有儒家的存在,確實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信念者。

  “夫子,你宣傳佛教,節度使府肯定會給您最大的幫襯。”

  “甚至於會派遣大量的中原寺廟的大和尚過來,作為您的助力。”

  “但是薩滿教的人,甚至於契丹的貴族,難免會挑釁,尋找您的麻煩。”

  “對於這些人,您不必理會,自然有人去處理。”

  葉琛笑著說道。

  改變就會動蛋糕,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鬧騰。

  對於鬧騰的人,反對的人,他們最好的結局就是去挖煤。

  老夫子撫摸著頜下的鬍鬚,似乎在思考著未來。

  而一邊兒的也頻頻微笑,對於自家節度使的行徑,早就見怪不怪了。

  之前他們身為儒家子弟,還是有些接受不了節度使的殘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