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雨璃千凌昱 作品

第384章 賢明君子

  柳洛塵不知先生和妹妹在打什麼啞謎,“你們說得什麼?”

  陶恆故意問道:“二郎,你認為誰擔得起賢明君子?”

  柳洛塵不假思索道:“自然是王爺。”https:/

  兩人相視一笑,柳雨璃提醒道:“在外不得亂說,會給王爺惹麻煩的。”

  陶恆拱手,“王爺賢明,不必口傳,自在人心。”

  …………

  果然不出所料,還不等皇上下令處罰,案子又有了轉機。

  原本失蹤的張三主動跳出來,攬下罪責,他承認與高博有私怨,所以指使王祥去謀害高博。

  至於那刺客,他一無所知。

  刑部尚書李根不死心,自然也不信張三的話,於是接連發問,與高博有何恩怨,又問哪裡來的一大筆錢收買王祥,僱兇殺人。

  張三說是因為眼紅高博考中舉人,至於那銀子是他賭錢贏來的。

  最後,李根問他和沈家是否有牽連?

  張三卻說,他知曉高家曾得罪過沈家。所以,在兩個月前,他想借由收拾高博,替沈家出口惡氣,好從沈家那裡得些好處。

  他讓在沈家做工的叔父老奴,將此想法告知沈家。不料老奴當日便被沈家攆出府去,說沈家和高家從無過節,斷然不會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讓他早日斷了念想。

  叔父因為自己丟了差事,還吃了數落,自己對高博更加懷恨在心,所以才僱王祥謀害高博,製造意外溺水的假象。

  張三這話說得合乎情理,完全挑不出錯,看似實話實說,卻句句在撇清沈家。

  李根不甘心,對張三進行嚴刑拷打,最終也沒能問出個所以然。

  皇上看完這份供詞後,也覺得張三不像說謊,畢竟那老奴是在兩個月前就離開了沈家,時間和緣由也能對上。

  再加上,那令人起疑的刺客腰牌,實在蹊蹺。

  不管怎麼看,沈家都像是被人冤枉,莫不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沈家?

  皇上心中正疑慮萬千時,太子聽聞張三的供詞後,心急如焚,不顧許丞相的阻攔,直言進諫。

  不分青紅皂白便說張三弄虛作假,定是有人買通張三,攬下罪責,實則是替沈家做了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