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雨璃千凌昱 作品

第394章 制衡之術

  “我早知她是個不安分的,只是念其家道中落,身世可憐罷了。好在這次沒釀成大禍,你也不必太過自責。”

  柳雨璃擺擺手,示意陶恆坐下,“昨日我藉故勸說了父親,父親有心悔過,你這幾日多提點著些,把朝中的局勢給他講講,有些話我不好明說。”

  “這是自然。令尊能夠幡然醒悟,當真是可喜可賀。”

  陶恆語氣一頓,“太子和二皇子都遭了冷落,兩黨如今不分伯仲,聖心難測,還是保持中立,擁護聖上最為妥當。”

  柳雨璃微微點頭,“你能這樣想,朝中大臣亦是如此。這便是帝王的制衡之術,讓太子黨和二皇子黨互相牽制,互相掣肘,維持平衡。”

  陶恆嘆道:“當今聖上慣會玩弄人心。先是架空西涼王府,前年削藩革去政務,去年又藉故收回兵權。如今,又要制衡兩個親兒子。”

  柳雨璃眸光微冷,“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不假。”

  陶恆好奇問道:“說起王爺,姑娘此次回涼州,不去西涼王府拜見王爺嗎?”

  柳雨璃眼皮微動,神色閃過一絲複雜,“先不去了。”

  “為何?”陶恆有些納悶,姑娘難道不想見王爺?

  柳雨璃反問道:“你可知,我外祖父晉升京畿大營統領的旨意,為何遲遲不下發?”

  “皇上疑心重,用人之前,定會再三斟酌。”

  “說得沒錯。先前皇上削藩,外祖父為王爺進言,被皇上訓斥,接連被貶。皇上便以為外祖父是王爺的黨羽,所以多年不受重用。”

  陶恆接連發問,“那這次為何又升魏老大人的官職了?難道不是因為寧遠侯和程太傅他們的舉薦?”

  柳雨璃語氣篤定,“老臣們的舉薦只是其一,其二是因為皇上打消了對魏家的疑心,他定是暗中調查了外祖父一家和王爺沒有來往,所以才打消了疑慮。”

  陶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皇上倒是謹慎。”

  柳雨璃接著說:“我們此次進京,在京中風頭盡出,不知多少人在暗中盯著柳家。太子和二皇子因為高博溺水案均被訓斥,唯獨外祖父升遷,還接管了京畿大營。若說他們不眼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