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雨璃千凌昱 作品

第508章 痴人說夢


  “盛公子怕是不知文景之治?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

  我國剛收復西域、東胡,正是與民休息之際,該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鼓勵生產,掌握糧食儲備,休養生息。

  每年春耕時,聖上可效仿文景二帝,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著重農業。

  國家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故而以德化民,節儉治國。”柳洛塵據理力爭,侃侃而談。

  盛懷安無法辯駁,畢竟柳洛塵說得也是當下國情。

  夜隱看著青衫少年郎,眸底微微一亮。

  接下來是狀元郎鍾文政暢談治國之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可近,不可下。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之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

  荀子曾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治國之道,執政為民,該以民為本,愛民治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鍾文政此言眾人連連叫好,高肅之也點頭稱讚。

  緊接著便是徐翰的治國之道,把改革作為國家的治理手段,欲更天下弊事。

  徐翰提出《十事疏》,明黜陟、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等等,十項改革主張。

  眾人稱讚聲一片。

  這三人所言,深得人心,一時難分伯仲。

  無論是柳洛塵提出的以德化人,節儉治國,還是鍾文政所說的以民為本,執政為民,或是徐翰的改革新政,均是為國為民的良策。

  有個舉人揚聲讚道:“這三策,倘若聖上肯用一策,乃民之幸甚。”

  “說的是。”眾人點頭附和。

  這時,一道不合時宜的輕笑聲傳來。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夜隱面帶笑意,眸底閃過一道嘲弄之色。

  沈瀟然蹙眉問道:“夜閣主為何發笑?”

  “我笑你們一群痴人。”夜隱自顧自地坐在椅子上,笑意更濃了幾分,“痴人說夢。”筆趣閣

  眾人心生怒意,但敢怒不敢言。

  高肅之冷眼看著夜隱,並未言語,他太清楚夜隱此話的含義,畢竟他曾經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