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 作品

第123章千絲萬縷(24)

  這些應該都不在當時李海軍的考慮範圍內,不然,他肯定不會如此大費周章,卻又多此一舉地運作、佔有聞忠的這筆錢。

  此外,堰城警方原本光憑相貌一致和姓名當中都有一個“康”字,進而推斷趙長康就是王康(李海東),這樣的邏輯推論稍顯“力薄”。因為李海軍和李海東、王安和王康、趙長安和趙長康,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在相貌上本就高度一致。

  換言之,和王康(李海東)相貌一致的趙長康,也有可能是王安(李海軍)。

  但清河警方推斷李海軍(王安)的另一身份為趙長安的結論一出來,堰城警方相應地就能進一步確認,或堅定地確認趙長康應該就是王康(李海東)。

  這就好比是小學生的對應連線題:在a、b和甲、乙之間畫對應的連接線。

  已確認a(李海軍、王安)為甲(趙長安),在a和甲之間畫一條對應的連接線;剩下的b(李海東、王康)和乙(趙長康)之間,即便做題的沒法從邏輯上十分堅定地推導出它們之間存在必然的對應關係,但也知道毫不猶豫地就在它們之間畫上一條連接線。

  非此即彼。a和甲對應成功,剩下的b和乙之間,就只能彼此對應,也必然會成功對應。

  由此種種,李竹道在向何友志說的短短一句“經查,趙長安就是李海軍的另一身份姓名……”中,實則蘊含了許多的邏輯推論、許多人的辛勤汗水和腦力智慧。

  同時,清河、堰城兩地警方在線索信息上相互共享、互通有無,實現案件推理相輔相成、相互印證,促使案件偵辦相得益彰、加快推進,其背後還隱藏了一個事實:清河警方圍繞李海軍蒐集線索信息,堰城警方圍繞真正的李海東蒐集線索信息。

  也就是說,事實證明這兩兄弟的相關信息在某些方面可以彼此補充,互填空白,從而實現有關案件調查偵辦的相互促進。仔細一琢磨,這對孿生兄弟彼此之間本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更互換過身份,在線索信息上“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也就順理成章。

  據此,李竹道認為馬弘文堅持對李海東繼續進行調查,不僅僅只是想要一個真相,這方面的考慮應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馬弘文的辦公室裡,向娟正在扯著嗓子陰陽怪氣地說怪話。整個堰城公安局敢當面對馬弘文這樣乾的,似乎也只有向娟。

  “老馬,你還是不走尋常路啊……”www.33qxs.m

  馬弘文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要不是嘴上叼著一支菸,僅憑他那一對小眼睛,總讓人以為他又睡著了。

  “一個外勤組6個人,4個人在查李海東。‘白土文案’專案組居然有人在查和‘白土文案’無關的案子。老馬,先前不知道躺在醫院裡的不是李海東、而是李海軍也就算了,現在知道了還要這樣幹?”

  “我們要不要把專案組的名稱改一改,改成‘沙市堰城清河懸案要案迷案聯合偵辦專案組’,這樣是不是更加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