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八十九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

只有未來東非殖民地有能力抵擋住了歐洲各國對非洲的刮分狂潮,恩斯特才敢把產業主體轉移到東非去。

不然白白便宜了其他殖民者,恩斯特哭都沒地方哭。

把德國作為東非的產業孵化器,至少在一戰之前都是安全的,而且德意志當前正處在技術爆發的紅利期。

高端技術和人才不是威尼斯可以比的,一戰時就透過德國海軍就可以看出來。

雖然德國海軍最後失敗了,但是那時世界上能和英國在大海上掰手腕的對手又有幾個?

只有美國人還算不錯,連法國人都在海洋軍備競賽中掉了隊。

所以德國在統一後海上力量的瘋狂擴張,還是背靠強大的教育體系和第二工業革命的技術積累。

未來東非的造船業想吃到這份紅利,就只能先在德意志地區慢慢積累。

東非未來的定位是印度洋沿岸的海洋強國,所以在造船業這一塊不能拖沓,既然東非當前沒有能力和實力來親自發展造船業,那就先在德意志地區苦練內功。

東非目前掌握的優良港口就有四處,而且隨著東非殖民地的開發,其貨物運輸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

未來還有其他港口也要開發,比如肯尼亞境內,和坦桑尼亞南部,未來都能大有作為。

加之東非內陸的大型湖泊未來也需要內湖船舶,所以先積累經驗,技術和人才準沒錯。

東非的湖泊都是大傢伙,水上交通和內湖捕撈業都離不開船舶發展,尤其是大湖(維多利亞湖),其航運價值,在未來至少擁有北美五大湖四分之一的潛力。

而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腓特烈湖……都有水面船舶的需求。

這些湖泊都深居內陸,經濟和戰略價值都很重要,對其開發所需的水面和水下船舶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