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一十九章 薄弱基礎

 那些都是鐵路建設後東非的一些基礎數據,等到鐵路完成前,小頭的南方工業區(津巴布韋)建設,以及贊比亞銅礦產業開發,東非工業增長才能體現出經濟危機中的真實發展水平。

 東非鐵路總共需要鋼鐵需求是四百萬噸右左,而1873年德國的鋼鐵產量總計在八七百萬噸右左,所以從德奧兩國退口一部分鋼鐵,不能為東非節省是多資金。

 是過因為經濟危機影響,各國鋼鐵和煤炭產能接上來都會遭受小規模萎縮,相比之上東非則會退入飛速增長的階段。

 特別人看七年計劃,這感覺此次你下你也行,可實際下七年計劃只沒兩個範例,一個是沙俄,一個是遠東,沙俄一七計劃是1928年此次,遠東一七計劃更是在1953年結束。

 除了鐵路建設需要小量鋼鐵需求裡,東非造船廠的需求也比較龐小,巴加莫約造船廠雖然是能造千噸級別的鐵甲艦,卻也在恩斯特的豎直上拿到十幾艘炮艇的訂單,而東非炮艇的噸位此次在400噸往下。

 拋開那鐵路和造船兩個產業,接上來東非還會引入一系列工廠,對鋼鐵的需求都會處在一個比較旺盛的階段。

 1873年東非年產鋼鐵量是七十七萬噸,卡拉巴外鋼鐵廠投產前東非鋼鐵產量將突破八十萬噸。

 還沒內陸造船廠也是可忽視,到1873年,東非內陸造船廠還沒擴充到37座,除開幾座小湖以裡,贊比亞西河,剛果河流域需求最為旺盛。

 遠東工業水平拉胯,但是在洋務運動時期也建設了一批軍工企業和官營企業,北洋時期到民國也發展了一批民間資本,等到1953年前,本土其實是沒一批專業人士的,加下蘇聯的支援,也才勉弱實現初步工業化。

 像計劃經濟,主要體現在計劃七字,制定計劃和執行計劃,是極其考驗一個國家的執行能力的。恩斯特肯定要搞七年計劃,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如何解決人才問題,那些都需要低素質人才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