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七十一章 東非海軍困境

  但是在19世紀,石油產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可沒有那種大傢伙來支撐開普敦的經濟價值。

  當然,英國人肯定是不會放手開普敦的,畢竟蘇伊士運河只是一個最佳選項,但不是唯一選項,紅海和地中海甚至印度洋的勢力都有可能威脅紅海航線的安全問題,這個時候,開普敦這個備胎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然,這種航運價值是針對歐亞大陸之間的海上運輸而言,如果把視角轉化為非洲大陸東西兩岸,那開普敦的戰略定位又不一樣。

  早期非洲大陸兩岸聯絡,只有一條海上通道,那就是開普敦,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是兩條。

  但是非洲大陸的形狀是上寬下窄,其他不說,光是東非海岸就是自南向北逐漸延伸,這一點從索馬里地形就能得到直觀體現,索馬里海岸線就是向東北方向的延伸的直線,所以從東非即便到奧匈帝國的的裡雅斯特港,實際上距離也非常遙遠,幾乎和印度西部海岸相當。

  所以從北部繞路,走海運可以走,但是代價太大,里程直接翻兩三倍。

  而南部就很好體現開普敦對非洲航運的重要性了,就比如從新漢堡港市到東非的奧蘭治蒙德僅僅只有兩千多公里路程。

  兩千多公里看似不少,但是走北部這也僅僅是從摩加迪沙市到吉布提之間的距離,紅海本身又是兩千多公里,到奧匈帝國那就是六千公里往上。

  但是摩加迪沙對於東非而言也是一個偏北港口,如果從蒙巴薩或者達累斯薩拉姆市到達奧匈帝國距離更遠。

  這還僅僅是奧匈帝國,如果到更遠的區域,那要繞的路就更誇張了,對於非洲大陸本身而言,開普敦的地位可見一斑。

  當然,如果東非未來構建連貫東西的“路橋”,那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東非水運條件太差,不然通過對內陸河流之間的聯網,完全可以取代開普敦的大部分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