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普托鐵路

在新漢堡港到馬普托三百多公里的路途上,隨處可見施工的黑人鐵路工人,他們穿著簡陋的工作服,掄著大錘對著鐵軌銜接處的鉚釘敲敲打打。

作為技術性工種,即便黑人鐵路工人,也是需要培養的,所以這批黑人鐵路工人其實是從東部拉到這裡的,而不是隨便在當地徵集一批黑人奴隸就可以開工。

在東非的黑人鐵路工人總共有二十多萬,基本都是一線工人,拋開黑人,東非正式鐵路職工實際只有十五萬之多。

當然,鐵路建設時會大量使用臨時工,而東非巧妙的把這些浮動性工種分配黑人勞工,維持東非鐵路職工的穩定性。

這種情況在東非十分普遍,也使得部分有技術的黑人在東非滯留時間變長,不過傷亡數字也比較高。

僅東非鐵路系統的在編人員就超過同時期遠東帝國全國的工人數量,是東非基礎工業化的象徵之一。

當然,東非鐵路工人數量多和鐵路是東非支柱性產業有關,類似的包括鋼鐵產業,電力產業,機械製造業軍事工業等等。

不過和歐美國家相比依舊差距巨大,歐美國家尤其是西歐地區,工業人口已經完成對農業人口的反超,而東非剛剛處於起步階段。

目前東非全國工人數量超過百萬,這主要歸功於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東非政策上的轉變,以及在經濟危機期間對德國和美國失業人員的虹吸,讓東非迅速縮短了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這就類似於前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世界性大蕭條之中,蘇聯僅憑藉兩個五年計劃,就實現了工業化一樣,歷史的機遇十分重要。

不過1873年經濟危機顯然不能和那場世界性大危機相比,並不能成為東非工業的跳板,到目前為止東非工業人口占到全國人口大約百分之五左右,而且是在不算接近兩千萬黑人的情況下的保守估算,所以東非的工業化還路途漫長。

當然,依照東非目前的體量,百分之五左右那也是大約兩三百萬人口,放在世界上比一些國家的總人口都要多,這也就是所謂“大就是強”理論的有效證明。

前世印度作為一個“世界強國”,雖然經濟水平差,但是五常之下印度就是國力世界第一,而且下英法衰落的情況下未必比印度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