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三章

 聽到天幕說結束今天的直播,劉徹都顧不上詢問中獎的是不是衛青和陳皇后,“??這就沒了?”他的火器製造呢?

 不是,沒有漢史也就算了,怎麼連他心心念唸的火器製造書籍也沒有?

 劉徹懷疑天幕在針對他,但他沒有證據。

 不甘心的劉徹轉頭找安慰:“仲卿,要怎樣才能在天幕的框框中留言呢?”

 衛青:“……臣不知。”

 好在劉徹也只是問問,沒指望衛青能問答上,轉而問起中獎的事情,“對了仲卿,中獎的可是你?”

 衛青點頭,猶豫了一下說:“中獎的人似乎都是天幕提到的書中主角。”

 “這個朕知道,”劉徹暗示道,“朕對那個零食大禮包挺好奇的,仲卿收到獎品後可否讓朕也開開眼。”

 言外之意,他喜歡,能不能把獎品送給他。

 衛青當然是立即表示:“臣收到後,會第一時間進獻給陛下。”

 **

 與此同時,大唐

 天幕暗下去後,李淵和朝臣們終於有時間去消化天幕所說的內容。

 要完全消化天幕所講的內容,首先要了解史書中都記載了什麼。那麼問題來了,書只有幾本,不夠分怎麼辦?

 李世民想了個法子,拿出一套《隋唐五代史》讓內侍給他們念給文武百官聽,剩下的他一份,李淵一份,宗室一份,三省六部一份。

 眾人都沒異議。

 為了相互不影響,看書的在一處,聽書的在另一處。

 李淵是抱著譴責李世民殺兄屠弟、逼父退位,還生出了李隆基這種不肖子孫的心態翻開《隋唐五代史》。

 隋朝部分沒必要看,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這段歷史,跳過。

 唐王朝的建立,說的應該是他吧,這個好,從這開始看。

 然而剛看沒幾行,李淵臉色便扭曲起來,後世史書怎麼回事,為什麼非要追查人的祖先,他不是西涼李暠之後礙著誰了?

 嗯,說得挺中肯,看來後世還是很認可他取隋而代之,結束亂世。咦,怎麼就沒了?他堂堂開國之君就這麼幾頁紙?

 李世民佔的篇幅都比他多,豈有此理!

 李淵憋著氣往下看,待看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時顱內簡直要高血壓了。

 那不就是天幕出現的第二天嗎?所以要不是天幕出現,他現在已經是太上皇了是吧?李淵怒吼:“李世民!”

 李世民看得比李淵還快,聽到李淵怒吼,摸了摸鼻子,賠笑道:“阿耶,史書分析得對,我與大哥之爭不僅僅是儲位之爭,更是新舊官僚、勳貴宗親之爭,是避無可避的矛盾。

 就算沒有玄武門之變,將來也會有別的政變。”

 李淵氣得冷笑:“難不成你殺兄屠弟、逼父退位還有理了?”

 “阿耶,書上說今年有霜旱之災,還有突厥侵擾。我們暫且將這事放一放,先處理國家大事如何?”

 李淵冷哼了一聲,重新坐下,算是默認了。

 貞觀初年,連續四年的蝗災,還有突厥侵擾,李淵看得眉心直跳,他能做到世民為了安撫百姓生吞蝗蟲的地步嗎?

 能在數年災情的情況下平東突厥嗎?

 李淵長嘆一聲,史書對世民評價如此之高,天災降臨時,朝臣和百姓會不會拿他和世民比?

 倘若他在位期間對災情的處理沒有達到史書上的記載,朝臣和百姓會不會想換一個皇帝?

 李淵頓時心亂如麻,將手中的《隋唐五代史》放下,還是看《威鳳賦》換換心情吧。

 李世民看到史書對自己的評價,“益多損少,古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墮[4]。”嗯,還算中肯。

 既然未來的他能說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