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夢逐光 作品

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

 在太醫的努力下,朱元璋很快清醒了過來。 醒過來的朱元璋看到圍在他身邊的兒子們,心中感觸頗深,他自幼父母雙亡,幾個兄姊也先後去了,二十三歲的他已經一個親人都沒了。 二十五歲投入郭子興麾下,反抗元朝。三十六歲稱王,四十歲稱帝,改國號大明。如今他已經六十五了,沒幾年好活了。按照天幕的說法,他還剩不到六年的壽命。老朱家從只剩他一根獨苗苗到現在的人丁興旺,這一路他走得可不容易。 坐上這個位置,掌握生殺大權後,他殺了不少人,有壞人有好人,有敵人有好友,有師長也有恩 有一些是必須要殺的,有一些是被無辜牽連的,這些他都知道,但他依然選擇了這麼做。究竟是順者昌,逆者亡的個人私慾;還是為了大明江山,他早已分不清了。 “老四留下,其他人都出去吧。 朱櫝聽到這話本能不爽,這麼多兒子,怎麼就單獨留下老四? 但看著朱元璋難看的臉色,朱楨也不敢多說什麼,老爺子就是他最大的靠山,如果老爺子沒了,上位的無論是誰都不會讓他們這些掌權的藩王好過。 朱允蚊削藩,難道老四就不會削? 他是混不吝了點,但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眾人出去後,朱元璋沉著臉道: “這書你可看過?” 朱棣當然知道朱元璋為什麼會被氣暈,不止他知道,其他兄弟也知道,不過這話可不能說,老爹暈倒了兒子還有心看書這不找打嗎? 所以朱棣搖了搖頭。 “這書絕不能讓其他人看到,”朱元璋想起什麼,又皺眉道: “你之前說小說的主角可以免費買書,你閨女那?" 朱棣連忙道: “父皇放心,智明才七歲,王妃不會讓她聽這些的。”都沒聽怎麼會買呢。 “那就好,切記這書絕不能流傳出去。”朱元璋叮囑道。 朱棣有些奇怪,之前那本大明的小說還說如何推翻大明呢,也沒見老爺子這麼震怒,這本書裡到底都寫了啥? 朱元璋原本不想再看那幾本小說,但想到之前在書裡看到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起義”,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往下看。 書裡朱酒酒建立的帝國通過工業發展變得十分富饒,美洲的農作物、棉布、香料流入各個大洲,再從各大 洲低價收購原材料,短短几年的時間,竟成了一個世界各國人都向往的強大帝國。@無限好 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被朱酒酒帶到美洲的那批婦孺成了她的金字招牌,那批女科錄取的女官在朱酒酒的扶持下,大多都成了享譽世界的大人物。 越來越多的女人不安於室,想像她們一樣去海外幹一番大事業,搏一份功名。大明的人口正以一種可怕的速度流向海外。 男女比例差距越來越大。 更可怕的是,沒有女人後,各地□□頻發,有聘禮被抬到天價,引起當地男人不滿落草為寇到處搶女人的;有被壓迫的女人選擇殺夫殺子殺全家同歸於盡的…… 書裡的朱棣連著看了幾樁命案後,終於意識到再不抑制女人出海,大明可能就要變成只有男人沒有女人的國家了。 他火速下令封了海口,禁制女人出海。 並且同海外一樣,也給女人分地,提供工作崗位。廢除守節,鼓勵寡婦再嫁等等措施。但動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朱元璋越看越膽寒,亂了,全都亂了。 大明本來就因為朱棣的靖難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這還沒過去多少年呢,受災嚴重的地方還沒恢復過來,朱酒酒又來這一招釜底抽薪,掘了大明的根,動了大明的本。 大明怎麼可能不亂。 朱元璋憤怒地合上書, "把這書燒了,這書留著就是禍害。" “可是父皇,之前天幕抽獎的時候我們不是猜測過不止大明能看到天幕?”燒了也未必有用吧。 而且天幕的書雖然貴,但也並非所有人都買不起。 朱元璋揉了揉發疼的頭, "將天幕的書列為禁書,民間不許私藏。" 朱棣: “……”他老爹是氣糊塗了吧,連這話都能說出來。 那麼大個天幕掛在天上,只要是長眼睛的都能看見,而且天幕的話明明不是大明的官話卻能讓所有人都聽懂,文字也一樣。 所有人都能看到、聽懂,現在和他們說天幕賣的是禁書。 誰信啊? 朱元璋確實是被氣暈了頭,冷靜下來後,沒再提這事。 不過書中的內容還是給了他很大的警示,當男女比 例不平衡時容易發生□口,當女人被欺壓到一定程度時同樣也會發生動亂。 棘手,真棘手。 怎麼想也想不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朱元璋索性先放過這個問題,轉頭對朱棣道: “老四,海外那一片地方太大了,你可有把握?" 朱棣: “如果沒有天幕,兒臣不敢說有把握,但有天幕給的種種神蹟,兒臣怎會連這點信心都沒有?" "好!" 晚上,朱元璋睡覺的時候還是覺得不安穩,他翻來覆去,還是覺得天幕那些書流傳出去不安全,那簡直就是教人造反的反書。 還是一百零八式造反的方法。 他召來錦衣衛指揮使, "將民間百姓手裡所有有關於天幕的書高價收回,一本都不要放過。若王公貴族手裡有,也要收回。" 錦衣衛指揮使遲疑道: “若是他們不肯賣呢?” 朱元璋冷聲道: “不賣也要收回,這些書絕不能流傳出去。” “是。” 第二天醒來之後,朱元璋發現自己的積分少了一大半,並且還在不停的掉。 朱元璋死死地盯著面板上的積分,絕口不提撤銷昨晚吩咐錦衣衛的命令,他倒是要看看這積分能掉到什麼程度。 反正也不多,掉完了之後再賺回來就是。但朱元璋明顯低估了天幕的本事。 他萬萬想不到已經買了的書居然還能被收回去。朱元璋: "!!?" “來人,快將錦衣衛指揮使追回來。”讓他去買書,他到底怎麼買的啊??害他積分掉光就算了,居然連已經買到手的書都憑空消失了。 *★ 永樂時期 朱棣來到徐皇后宮中,見幾位公主都在,瞬間變臉嚴父。然而幾個女兒將徐皇后圍得密不透風,根本沒人注意到他來了。 “咳咳。”他咳了兩聲,依然沒有反應,心裡不由奇怪道:看什麼呢?這麼沉迷?一旁的朱高煦解釋: “父皇,不用咳了,她們在圍著母后從天幕上買來的書呢。” 朱棣先是一懵,旋即一喜, "智明買到書了?" 朱高煦: “是啊,原來書裡的女主是可以免費 買書的,這可真是意外之喜。”朱棣拎開擋路的兩個女兒,坐到徐皇后身邊道: "傳太醫來看過沒有?"徐皇后: “我又沒事,看什麼太醫?” “天幕說你太過操勞,以後宮裡的小事你交給……”朱棣看了看站在邊上的四個女兒,長女次女都嫁人了,三女四女一個十四,一個十三,也不小了,可以管事了。 於是他指著安成公主和咸寧公主道: “交給太子妃和她們兩個,讓太子妃帶帶她們兩,你歇著。" “她們遲早都是要嫁人的,是該學者管管事了,免得日後被刁奴欺負。”朱智明盯著自己的鞋尖,輕聲道: “就不能不嫁人嗎?” 雖然很小聲嗎,但朱棣還是聽到了,他呵斥道: “你胡說什麼呢?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朱智明: “後世的女孩子就不嫁人。” 朱棣一噎, "後世是後世,現在還不是後世呢,現在是大明。" 他說完自己都覺得這話不妥當,這不是承認大明不如後世嗎?雖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但親口承認還是覺得很不得勁。 於是朱棣急忙岔開話題, “大臣們還在議事殿候著呢,朕晚點再來看你。”徐皇后笑道: “陛下儘管去,忙完再過來。”朱棣走時還不忘帶上桌子上的書。朱智明:“父皇,那是我的!” “這書是大明的。”眼看朱智明要哭了,朱棣只好改口, "等朕看完就還給你。"朱智明:“真的?”朱棣點頭, “君無戲言。” *** 議事殿內爭論不休,要不是朱棣及時出現,這會文臣武將們都要打起來了。朱棣坐在龍椅上,不解道: “怎麼了這是?”張玉: “陛下可還記得之前天幕說鄭和出海八十多年後,西邊的蠻子發現了美洲?” "然後呢?" “陛下,我們之前一直誤以為大明國祚還長,以為地圖集上的清朝在公元1820年左右才會出現,以為大明國祚至少還有三百多年的國祚。 但其實已經沒有這麼多時間了,天幕說西方蠻子發現美洲後的100多年,西方出現了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 而這個時候中原正在改朝換代。" 言外之意,大明國祚也就二百年左右了。 朱棣連忙比對了地圖集上標註的時間,清朝第一張地圖上標註的是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明 朝第一張地圖是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是他孫子。 此時距離大明建國已經六十五年了。 按照推算,他自然認為嘉慶是大清的第三任皇帝,大清建國也在六十多年作用。 沒想到居然不是! 大明國祚居然連三百年都沒有嗎? 朱棣臉色凝重, “大明絕不能再走上原來的道路!”都知道原來的路是錯的了還走那不是傻子嗎? 他可不是傻子。 之前天幕說過王朝滅亡最大原因就是土地兼併問題。 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朱棣沉吟了一會兒道: “先皇在時已經削過一次藩,將親王俸祿五萬石改為一萬石,並下旨出了五服的宗室朝廷不再享有俸祿。朕覺得親王享有這麼高的俸祿,卻待在封地無事可幹不太好。 待鄭和出海探明情況後,朕會下旨讓藩王出海。” “還有考上秀才就能免徭役,家裡窮的還能免賦稅。天幕的書中說了這種情況在前期還好,等執行個百八十年,秀才舉人越來越多,那麼多人免徭役、免賦稅,朝廷上哪裡收稅去? 這條也得改! 考上舉人才能免徭役,考上秀才不免!賦稅的話,都不能免,這個先例不能開。另外田多的賦稅和田少的賦稅也要分開制定,田多可以多收一些,田少的少收一些。" 百官們一聽臉色都變了, “陛下不可!” 議事殿內爭論不休,等消停時天都黑了。 朱棣這才有空翻起今天的贈品。 翻著翻著好像有點不對。 那副被天幕聲稱不買會後悔的畫呢? 朱棣臉色一沉,問宮人: "今日有誰碰過這東西?"“稟陛下,只有鄭大人碰過。” 鄭和? 朱棣眉頭皺得更厲害了,鄭和拿走那幅畫做什麼?他不是也有嗎?難不成那幅畫真有什麼獨特之處? “擺駕,朕去看看咸寧。” * 公主殿 朱智明看著翻來翻去的朱棣,忽 然有些心虛, "父皇,你在找什麼?"朱棣直接道: “天幕說不買會後悔的那幅畫呢?”朱智明: "不都在這了嗎?" “朕數過了,少了一張。”朱棣久經沙場,哪裡看不出朱智明的心虛和緊張,他眉頭一挑, “那 幅畫裡到底畫了什麼?你為何要藏起來?" 朱智明一慌, “我…我沒藏,我給撕了。” “嗯?” 朱智明: “反正我撕了,不信父皇你自己搜。”朱棣更好奇了,到底畫了什麼啊?這一個個的不是藏畫就是毀畫。 **** 明中後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百姓們開墾出來的土地沒多久就變成了別人的,加上災荒不斷,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聽到天幕說海外有一片廣袤的土地,有畝產千斤的糧食,有能治病的神樹……最重要的是,早在百年前大明就有船可以到達那個地方。一些走投無路的百姓心動了。 還有一些百姓則是覺得為什麼書中的百姓就能遇到那麼好的君王,而他們的君王只會剝削他們,地主權貴連一條活路都不給他們。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反抗他們,換一個能對他們好的皇帝? 憑什麼他們都快活不下去了,那些當官的還能大魚大肉,穿金戴銀。那些人搶了他們地又不會種地,還把他們從良戶變成了佃戶。 反抗的種子在眾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各地起義軍頻起,大明王朝風雨飄搖。 大秦 只買了一本中冊的秦始皇對書中的內容並不感興趣,他興致勃勃地翻開美洲作物清單。 第一頁就是玉米。 秦始皇臉色有些怪異,因為玉米上居然還畫了眼睛和嘴巴,還有手和腳。 玉米雙手叉腰的列出它的作用,然後被人剝殼脫粒,玉米粒用來磨成玉米麵,玉米麵做成餅、煮成粥等等;玉米芯曬乾後當柴火燒。 在看後面的土豆,也是長眼睛的。 強迫症秦始皇: "……" “來人,研磨。”受不了的秦始皇提筆照著玉米的樣子在紙上畫了起來。片刻後,秦始皇把自己的畫揉吧揉吧團成一團丟在一旁。這看著挺好畫的,怎麼畫起來不太對勁?不 死心的秦始皇又畫了一次,這回是土豆。 扁土豆還是比較好畫的,秦始皇看著自己畫的沒有眼睛嘴巴和手腳的土豆順眼多了。要是能上色就更好了。 “朕記得之前幾位公主買了石膏娃娃?”“是的陛下。” 秦始皇: “你去她們宮裡看看有沒有顏料剩餘,有就全拿回來。”“諾。” 秦始皇滿意地繼續作畫。 幾天後,收到秦始皇畫集蒙毅看著宛如塗鴉般的美洲作物清單。蒙毅: 這…他能申請看看原圖長什麼樣嗎?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津津有味地看著小說,看著看著忽然沒有了。 下冊沒有買,看不到結局的劉徹有點不爽,別說這次故事還挺好看的。 除去讓人頭皮發麻的感情線外,其他劇情還挺好看的。 原來這世上分了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有不同的膚色、髮色、眼睛。 原來吞併弱小的國家並不止有戰爭一種方法,經濟戰、貿易戰、文化滲透,還怪有意思的。 “陛下,冠軍侯來了。” 劉徹仍舊歪著身子,完全沒有坐直起來的打算,“讓他進來。”霍去病行禮後就直接問: “陛下找我什麼事?” “你來看看這些國家,”劉徹衝他招了招手, ”這裡居然樓蘭,樓蘭真這麼好看?"霍去病聞言大步上前,注意力卻被桌上的白一塊黑一塊的東西吸引了。他記得一天前,那塊東西還是白色的。 霍去病好奇道: “陛下,這個橡皮會變色?” “咳,朕本來是想試試它能不能擦墨跡,誰知道它只能擦天幕那兩隻鉛筆寫的字。” 劉徹嘆息道: “可惜了,若是也能擦墨跡多好。” “陛下可以讓人研製鉛筆,臣倒是覺得這鉛筆挺好用的。”可以隨身攜帶,不需要墨就能寫,多方便啊!而且他發現這種筆特別適合畫圖,畫錯了還能用橡皮擦掉。 鉛筆和橡皮果然絕配。 ……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一言難盡地看著那本《土法農產品加工機械》,確實有圖有標註,還有詳細的講解怎麼使用。 可是… …為何這麼小! 天幕,你出來,你管這叫清晰? 字小還黏在一起就不說了,好歹仔細看也能認得出來。可這圖也太模糊了吧?標註的字就更小了,就是魯班在世也未必看得明白吧? “你們誰的畫工好把這些圖臨摹下來。”李世民原本是想自己臨摹的,可看到這畫,對不起,他實在畫不出來。 大臣們一看那些圖,紛紛往後退。 “陛下還是直接交給工匠們吧,他們經驗豐富,看著圖製出來應該不難。如果經過臣等臨摹,工匠們能不能製出來就不一定。" “不過這打稻機確實玄妙,居然可以這樣製作。”李世民是見過農人打稻穀的,用後世的話說就是純手工,以人力擊打。 從前沒覺得有何不對,看到書中的雙人打稻機、三人打稻機方知原來這世上任何事都有更快的途徑,就看你願不願意想。 難怪後世一直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耕地到收稻,再到脫粒舂米,方方面面都有更快的辦法,不僅省力也省時,百姓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做別的事。 就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科舉和科技明明只有一字之差為何差這麼多? 李世民: “今後科舉也要考科技,凡能做出便民、惠民之物者,可直接錄用,進工部,做出來的東西可載入史冊。" *** 三個月後,巴州宣漢縣 縣上百姓趕集似的往一個地方去,外來人不解,笑問何事? “縣令家今日打稻,讓我們去看呢。”那人嗤笑, "打稻有什麼可看的?" “這你就不懂,縣令家打稻用的是打稻機,那可是朝廷發的,據說是根據天幕給的圖紙做出來 的。縣令讓家丁給我們演示怎麼使用,有需要可以在縣令那裡登記借回家用,這可是好事。"“你快別拉著我了,這麼多人,去晚了得排好久的隊。”那人一愣,連忙鬆手, "抱歉。" 話落又說了一句“多謝。”可惜人已經跑遠了。他笑著搖搖頭,想不到短短几個月,大唐的天又變了。 【哈嘍,親愛的寶貝們,有沒有想我啊?今天有驚喜哦!今天我們來玩點新花樣。我們先看一段視頻,看完你們就知 道今天的驚喜是什麼了。】 大秦 聽到新花樣,秦始皇一點也不驚喜,他不喜歡新花樣。 他只關注天幕說的是不是他的大秦,如果不是那就老老實實賣書,他對後世那些朝代不感興趣。可惜天幕並不會聽他的。 天幕畫面一變,一個面色如碳,眉間有月牙的男人出現。男人開口就是“開鍘。” 隨後就是不停的“鍘,鍘,開鍘……” 秦始皇:"???" 這是哪門子驚喜?驚嚇還差不多。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心理已經經歷了:天幕又出現了——什麼驚喜,是大漢嗎,是嗎是嗎?——看到黑黑的包大人出現,心裡有了不祥的預感——聽到不停的“鍘,鍘,開鍘”時,心裡已經不抱希望了。 他們穿的衣服不是大漢的屈裾深衣,官服也不是大漢的。再聽到那一連串的罪名時,劉徹死心了,狀元是科舉頭名,大漢莫得科舉。 唐太宗時期 貞觀君臣看著天幕上的包拯鍘美案看得目瞪口呆。 看到包拯關門拒聖旨,大喊一聲“開鍘”,陳世美人頭落地。李世民拍手叫絕: “好!” 長孫無忌: “……”你是不是忘了點什麼?貞觀群臣: “……”你是不是忘了你是皇帝,包拯關門拒聖旨耶。 宋仁宗時期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1]……” 聽著歌詞再看著天幕上的黑臉包拯,大臣們實在無法將天幕上的黑臉包拯和同僚包拯聯繫起來。不過聽到不停的“鍘,鍘,開鍘”,眾人心中有些微妙。包拯性情嚴峻剛正,在朝堂之上是一股清流,和之交好的大臣少之又少。 不少大臣看完鍘美案都是幸災樂禍,把包拯寫得如此剛正不阿,把皇家寫得如此仗勢欺人,這不是藐視皇家這是什麼? 嘿,有好戲看了! 【對!沒錯,今天要推的就是包青天同人文之《開封有個公主》,當年看到鍘美案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把裡面的公主拎起來倒立,把她腦子裡進的水倒出來。 看上一個渣男還痴情得不行,天底下是隻有這一個男的嗎?這是個騙婚的渣男耶,不僅冒名頂替,停妻再娶,還僱 人殺妻殺子。 古代深入人心的一個渣男形象,直到死,原配秦香蓮和公主都愛著他。 小時候看的時候簡直火氣上頭有沒有? 原著劇情不可逆,但是同人可以改。故事的開頭就是趙凌舒穿成了這個倒黴但也是反派的公主,此時她正準備進宮請太后出面救陳世美。 趙凌舒知道現在的劇情後,果斷轉身回府,渣男需要救嗎?救渣男不如救一條狗。 回府打胎要緊。 陳世美就是因為公主有孕所以覺得自己穩了,覺得公主肯定不忍心肚子裡的孩子沒爹,會幫他善後。 可惜腦子進水的公主已經不在了,趙凌舒可沒興趣給渣男生孩子。一穿越就是升官發財死老公的開局,多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