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夢逐光 作品

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章

兩個皇帝肯定有他吧?他晚年雖然殺了不少人,但是沒有殺武將啊。培養個能打的武將多不容易啊,他可捨不得殺。




文臣多的是,殺了還能立馬補上,但武將就不一樣了,沒了他是會心痛的啊。所以…肯定有他的吧。




漢高祖時期




隨著天幕時不時的出現,劉邦已經完全把天幕當成一個說故事的說書人了。




除了秦始皇外,其他人物都是後世的,劉邦對後世的帝王將相還是挺有興趣的,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和大臣們點評兩句。




沒想到聽著聽著戰火就蔓延到他身上來了,劉邦向來自認灑脫不羈,卻被說成小心眼、沒有肚量,當即拉下臉: “乃公心眼小?沒有肚量?”




就因為韓信的死?




跟隨他起事的開國功臣那麼多,他都給他們封候拜將了,讓他們世代富貴。這還叫心眼小,沒有肚量?




韓信的死,又不是他乾的。咳,至少不是他一個人有這想法。那不就是說明韓信非死不可嗎?這怎麼能賴他?




也不瞧瞧韓信都幹了什麼。




當年齊國都投降大漢了,韓信卻突然出兵攻打齊國,不僅害死酈食其,還讓他背上了出爾反爾的惡名。




這也就罷了,終歸齊國是被打下來了,目的達到。可是,韓信後來又做了什麼?趁著他被困滎陽,動彈不得之際跟他討要齊國,當齊王。




他這邊正在被項羽圍困,正等著酈食其說通田廣讓齊國歸順,和魏趙燕三國形成包抄之勢翻身呢,結果韓信突然出兵,讓田廣以為他出爾反爾,直接殺了酈食其,還直接倒向項羽,讓他又多了個敵人。




這個敵人本來就是韓信給他招惹來的,當然得韓信自己平定,這算哪門子功勞?害他損失了一個謀臣,他還沒讓韓信賠呢。




韓信反而來討功,要封王。




這乾的是人事?




韓信何止不懂收斂,簡直就是猖狂,想殺他有什麼不對嗎?




再說了,韓信比他小一輪,他要是死了,劉盈能壓得了韓信?呂雉想殺韓信可太正常了。還君臣相得,他倒要看看,韓信的狗脾氣不改,誰能忍得了他,劉邦心中冷笑。




>




“就是!咱們都能善終,韓信不能難道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嗎?要不是他想謀反,陛下又怎麼會貶他為淮陰侯。"




“只貶為淮陰侯沒有殺他已經是陛下格外寬宏了。誰知他被貶後非但沒有感激之心,反而還對陛下心懷怨念,韓信該死啊。"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將劉邦捧上了天,把韓信貶到了塵埃。




劉邦越聽越不得勁,抬手製止了大臣,轉頭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蕭何: “蕭何,你怎麼看?”“臣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怎麼看。”蕭何說著,示意劉邦看向天幕。言下之意,天下人都知道劉邦殺韓信是因為韓信功高蓋主,劉邦小心眼、沒度量。劉邦嘴角抽了抽,




*★




淮陰侯府




聽到自己又被天幕提及,韓信扁了扁嘴,別光說啊,有本事真的送他去別的朝代再就業啊。




看完三冊《夢迴大秦》後,韓信已經知道大漢再無他的用武之地,劉邦不會再給他接觸兵權的機會,他最好的結局就是老死長安。




這樣的日子和被囚禁有何區別?




韓信自嘲一笑,心裡越發不甘, “這世上真有不猜忌臣子的君王嗎?”換個人,真的能比劉邦更好嗎?




韓信心裡沒底,臉上透露出些許疲倦,他著實厭惡了這種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遠不如戰場上快意。




大秦




秦始皇眉頭微微上揚,眸底露出一絲笑意,不管書裡的韓信選擇去哪裡再就業,現實中的韓信只能是大秦的。




“韓信呢?怎麼還沒到?”




“奴婢已經讓人去催了,想來要不了多久就到了。”




秦始皇點了點頭,心道韓信可真是個大寶貝,不僅能打,還能當主角,這已經是第二回了,比起扶蘇強多了。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眉毛一挑, “兩個皇帝,有朕吧?”長孫無忌提醒道: “陛下,大唐不缺武將,若是可以自己選擇,韓信應該不會來大唐才是。”




李世民: “朕知道,但天幕的意思,只有兩個皇帝能有容人之量,不會猜忌功臣,難道不是朕嗎?"




br />




旁邊的李淵:“……”別問,問就是無語+生氣。倒也不是李淵多有自知之明,實在是殺功臣這事他已經幹過了。




洪武時期




朱元璋若無其事地移開視線,這個好像和他沒什麼關係。




朱棣倒是眼前一亮,應該有他吧?若是靖難起兵的他能得韓信相助,那不是如虎添翼?想著,朱棣偷偷看了朱元璋一眼,心道他肯定不會和老爺子一樣卸磨殺驢,大肆清洗功臣。




【想必已經有不少寶貝猜到是哪兩個皇帝了,對沒錯,就是秦始皇和唐太宗。




其實不止祖龍和二鳳,還有四個皇帝其實也不殺功臣,只是遠沒有祖龍和二鳳出名罷了,或者說沒有他們兩人純粹。




祖龍和二鳳不殺功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功績遠在功臣之上,不存在功高蓋主一說,加上貴族出身,自信又大方,不懼功臣,自然也不會殺功臣。




其他四個不殺功臣的皇帝——漢光武帝劉秀、昭烈皇帝劉備、宋太.祖趙匡胤、明成祖朱棣。大部分人只聽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卻不知道在東漢也有云臺二十八將。




雲臺二十八將是漢明帝為紀念跟隨其父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命人繪製28位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畫像,稱為雲臺二十八將。




劉秀也不殺功臣,是少有的厚道皇帝,也是老劉家少有的厚道人,畢竟老劉家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狗頭)。




不過後來的史學家分析劉秀不殺功臣,更多的是因為無奈,那些功臣大部分都是豪強,劉秀奈何不了他們,只能妥協,並和他們聯姻。




與豪強聯姻造成的外戚干政也使得朝局動盪不安,這也是後來東漢勢力漸弱的原因之一。




至於劉備,當時蜀漢只是三分之一,還沒統一天下就殺功臣傻子才會幹。而且劉備不是大一統開國皇帝,所以一般不將他算在內。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沒有殺功臣,但杯酒釋兵權造成的隱患,加上北宋嚴格意義上也不算大一統皇朝,所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是:你還不如殺功臣呢,整出杯酒釋兵權禍害無窮。




朱棣的話,純粹是他的大臣沒什麼名氣,所以大家也不關注他殺沒殺功臣,反而更關注他是如何殺建文舊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