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446章吾道不孤,左若童為“侶”出關。

…………

…………

另一邊,三一門會客廳。

左若童的大弟子澄真好靜,不善言辭,所以招待眾人的擔子,還是落到了陸瑾的頭上。

陸瑾忙前忙後,按照眾人的口味,弄了一些精緻的茶點。

張之維一邊吃著,一邊看著會客廳牆壁上的三副字畫。

這三副字畫,分別寫著“當仁不讓”,“希言自然”,“莫向外求”!

這十二個字裡,蘊含著磅礴充沛的真意,料想書寫之人定不簡單,張之維凝視著字跡,細細體會著。

陸瑾在招待眾人,見張之維在看字畫,便笑著解釋道:“張師兄,這些字畫,是我們三一門的開創者,林兆恩祖師留下來的真跡!”

“有何說法?”張之維問。

“說法嘛,自然是有的!”澄真說道:“我們三一門,修行理念是反三合一,門派教義則是三教合一,這三幅字畫,分別對應了三教。”

陸瑾指著第一幅寫著“當仁不讓”的字畫說道:

“這代表了儒家的思想,儒家以仁字立教,這四個字,取自‘當仁,不讓於師’,意思是說我們應該尊師重道,但是在仁義道德之前,不必謙讓。”

緊接著,陸瑾指著第二副寫著“莫向外求”的字畫說道:“這代表了佛家的思想,意思是說告誡所有人,認定一件事情,就認真去做,不要去向外求證什麼,這是我還在三一門的下院就明白的道理!”

一聽三一門的下院,坐在角落裡的李慕玄,連忙豎起耳朵去聽。

只聽得陸瑾說道:“當時,我每天都要劈柴燒水,但我心裡卻沒有太多的想法,對我來說,砍柴也好,挑水也好,這都是自己的事,不去求家人,也不去求三一門的師兄弟,就默默的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莫向外求,求佛先求己,做好自己,然後我就拜在了師父門下!”

張之維點了點頭,小時候的老陸,也是赤子之心啊,這和師父給他說的佛擋殺佛,神擋殺神一個道理,認定一件事,就別三心二意。

當時的小陸,在下院可能看起來平平無奇,但他其實就是符合了這種禪機,水擋挑水,柴擋砍柴,沒有功利性,也沒有小聰明,簡單純粹。

而左若童看的就是他的簡單純粹。

反觀李慕玄,各種小聰明用盡,但其實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慕玄聽著陸瑾所言,陷入了沉思。

“至於第三句希言自然,出自道家聖人老子,是《道德經》中的開篇,也是精髓所在,我就不在張師兄面前班門弄斧了!”陸瑾嘿嘿笑道。

但在這時,會客廳外,陸陸續續有聲音傳來。

“師父!”

“師父好!”

“師父您回來了!”

聽到這個聲音,沉思的李慕玄身體驟然緊繃,渾身忍不住的顫抖,他說不清是激動還是恐懼,亦或是兩者都有。

大弟子澄真一臉平靜的出去迎接。

陸瑾則是一臉激動的跑了出去。

張之維也起身出門了,他還做不到自己大馬金刀坐在會客廳,等著左若童過來拜見。

一出門,便能看到一高一矮由遠及近。

矮的那個是似衝,一個糟老頭而已。

高的那個,頭頂一頭飄逸的白髮,穿著一襲白色唐裝,赤著腳,但腳上卻不惹纖毫塵埃,他輕靈地走了過來,氣質不似凡人,如謫仙降世。

即便陸家大院看到過,但張之維還是驚訝於左門長的氣質。

張之維看左門長的時候,左門長也看向了張之維,淡淡一笑道::“之維小友,我們又見面了!”

“晚輩張之維,見過左門長!”

張之維當即拱手說道,他本想等三一門的弟子請安完再上前,但沒想到,左若童一眼就從人群中看到了他,還先行打了招呼。

“不必如此見外!”左若童擺了擺手說道。

“師父師父,我有要事向你稟報!”

陸瑾手裡攥著張之維給的治療符籙,一臉急切。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用符籙給師父療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