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游泳的小龍蝦 作品

第1308章 合眾人之力營救

 ****************************************************************************

 這幾天瑣事不斷,明日再奉上正文。

 小科普:戰時**爭取美援為何失敗?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停止了對八路軍、新西軍的一切供給。雖說國民黨只限三個師的供給原本就十分有限,但**的軍隊給養還是進一步陷入困境。此後,出於生存和發展需要,**在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同時,將爭取給養的方向轉移至展露希望的美國援助上。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美軍事往來及美國對華軍援達到抗戰以來的高潮。與此同時,為了美方曾計劃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登陸,因此需要**軍隊協助。**意識到,這是爭取美國援助的良機。

 1943年底開羅會議結束後,羅斯福開始向蔣介石施壓,迫使其同意美軍與**開展交往。1944年7月22日,美國官方代表組成的延安觀察團,首次踏進**控制區。美國

政府通過延安觀察團初步建立了與**的聯繫,與**的關係也更加密切。

 **對爭取美國援助的信心不斷膨脹。1944年5月,**最早向國民政府正式提出合理分配美援問題,起初目標只是“獲得應得之一份”。後來,隨著**與美方代表的進一步接觸,**在渝代表向剛抵達訪問的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納爾遜提出分享美援的具體方案中要求**分享美援的三分之一。

 1944年8月29日後,**爭取美援的信心達到峰值:其對於美援分配的期望值從原先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不久後,又從五五平分上升到了六分之五。

 然而,就在**方面對美援志在必得時,美國對華政策陡然轉變。**爭取美國援助的期待就此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