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 作品

第八百七十三章 梟雄(三十八)

    夕陽西下,落日殘陽穿過重巒疊嶂如雲蒼翠,化作點點金光遍撒於邙山幽谷之中。

    本就鮮亮的鎧甲刀槍在餘暉照射下,如同鍍了一層赤金,光芒閃閃晃人二目。

    邙山的山勢不以雄奇為名,整體走勢平緩,山嶺重疊綿延悠長,即便是立於邙山最高處的翠雲峰,也不可能將整個邙山情勢盡收眼底。

    這座山谷地處偏僻由遠離戰場,以徐樂之能亦對此間情形一無所知。

    整個山谷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要塞。

    刀槍如林軍帳如浪,瓦崗軍自成軍以來,大概還是第一次以這種方式紮營。

    營帳一座挨一座彼此緊靠,以往綠林人之間自發保持的距離已經蕩然無存。

    營帳佈置完全參考大隋鷹揚兵紮營方略,往來巡哨人員規模隊形,以及軍營裡面的操練手段,全都是按照大隋正軍為模板,原樣照搬而來。

    大批環甲持兵的兵士于軍營外列陣,既是彈壓軍營秩序以免有人隨意走動觸犯軍法,也是用來震懾此時正在勞作的工匠。

    李密自從成為瓦崗之主,就立下了一條善待工匠的規矩。

    殺人放火怎麼都行,但是嚴禁殺戮有手藝的匠人。

    不管他所會的本事到底是何種門類,只要是有手藝的就不許加害,違者便要軍法從事。

    不但如此,李密還在軍中頒下命令,凡是懂手藝的軍漢,就可以向主將報告,從兵士轉為工匠。

    口糧分毫不少,另有賞賜財帛專為工匠所用,不會讓士兵因為不能打擄而吃虧,同時還不用親臨戰陣,算得上難得的美差。

    若是有匠人投軍,也是參考這種方法對待。

    通過種種手段,瓦崗軍內很是有一批手段高明的巧手匠人。

    戰敗宇文化及之後,又將原本被楊廣強徵南下的大隋將作監巧匠盡數收入軍中,瓦崗工匠的規模及技藝也因此迅速提高。

    現如今這山谷內,就聚集了瓦崗軍八成以上的工匠。

    他們單獨立寨,位於軍營的拱衛之中,由若干星羅棋佈的軍帳,把他們牢牢保護在當中。

    既是防備有人偷營劫奪寨,也是防範這些匠人趁機逃走。

    工料由瓦崗軍士自金墉城方向源源不斷運抵山谷送入軍營,這些匠人則晝夜不停輪番工作,將送來的木料、筋膜等物製作成各色器械。

    這些匠人大多經過楊廣時代的殘酷盤剝壓榨,慣能服苦役。

    瓦崗軍將雖然也不是好脾氣,但是比大隋的官吏總歸是強多了。

    再加上口糧給的足,時不時還有布帛賞賜,是以幹勁十足。

    從山頭向下看去,就能看到軍寨內停放的雲梯、巢車,尖頭驢。

    這些攻城器總數雖然不多,但是考慮到這短短的時日,就知道工匠們是何等努力。

    若是按照瓦崗軍舊日風範,這些器械基本是用不上的。

    綠林人喜打巧仗,最厭惡的就是一拳換一腳的笨架。

    一攻一守往來廝殺,不管誰輸誰贏,攻城方都得用人命去填。

    這種仗就算打贏了也得死很多人,各路頭目自然不會歡喜。

    要麼就是以謀略攻城儘量減少死傷,要麼就是索性不打,天下那麼大,總有些守備鬆弛或是城牆殘破易於攻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