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歸去來(二十四)

    沒有天下無敵的兵種,也不存在任何一種百戰百勝的陣法,最關鍵的還是人。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不過到了戰場上很多時候還是得講究一個相生相剋。

    騎兵被稱為這個時代戰場的王者,並不意味著其自身毫無缺陷。

    騎兵來去如風機動力最強,鐵騎衝鋒時的衝擊力也是令人膽寒。

    但是除了滿身鎧甲的具裝騎,大多數騎兵的防禦力都是短板。

    他們的機動力其實也是犧牲防禦力的代價。

    相對而言,行動遲緩笨拙的步兵尤其是重步兵,在防禦力方面遠比騎兵優秀。

    這種大平原戰場上作戰,重步兵因為行動遲緩等短板,肯定打不過騎兵。

    但如果這支步兵有騎兵輔助支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於之前的交鋒中,對於唐軍的兵力構成有所瞭解,所以這次的戰術也是有針對性的制定。

    按照結社率的設想,就是依靠兵力優勢發起批次攻擊,大軍分成幾隊波浪衝鋒。

    一波退下去第二波就跟上,然後就是第三波。

    第一波攻擊的目的不在於殺傷多少人,而是打唐軍一個立足未穩,讓唐軍騎兵無法結陣。

    第二波再衝鋒的時候,再以人數優勢把唐軍壓制住,讓他們發揮不出正規軍兵力和陣法的長項。

    等到第三波的青狼騎再上去,就可以打成擊潰戰。

    就算唐軍不是大敗虧輸,起碼也是手忙腳亂完全被動。

    這支步兵的出現不在計劃之內,而且從他們表現來看,還不是一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

    大部分成員都受過嚴格訓練,一看就是河東六府鷹揚的老底子。

    大隋朝的時候,河東的戰略定位就是對抗突厥的支撐點。

    馬邑作為緩衝帶,定位就是炮灰。

    突厥兵打過來的時候,馬邑就是儘可能用人命拖延突厥軍腳步等待朝廷援兵。

    而河東的部隊,則是對抗突厥的中堅力量。

    不管是突厥突破馬邑繼續前進,還是朝廷大隊人馬趕到北伐,都離不開河東這個中繼點。

    是以河東部隊的訓練,很多都是針對突厥進行。

    突厥軍隊的特點就是騎射為長,而河東部隊也不可能都是騎兵,所以步兵針對性訓練就是必然。

    盾陣、箭陣、長矛陣拒馬,這都是步兵對抗騎兵的老辦法,他們練得也最為純熟。

    能夠把陣布得這麼利索又這麼整齊的,不用問也知道,必然是六大鷹揚府裡面的老卒。

    這幫人要說打,肯定是打不過這鋪天蓋地得騎兵。

    但是遲滯作為前鋒的第一波青狼騎,還是綽綽有餘。

    擔任前鋒衝擊任務的青狼騎,其實就是之前揚武堡大戰中的倖存者。

    那一戰執必部的三千敢死隊沒用上,由於金狼騎撤出戰場他們也就跟著撤退,折損的人馬不到一千。

    可是剩下的狼騎並沒有因此就擺脫厄運,而是被派了這樁送死的差事。

    這就是突厥軍法的可怕之處,根本不存在任何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