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264章對話二

  “小林,這個房間裡只有我們三個,你可以暢所欲言,把心裡話都說出來。”

  “武書記,制度確實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稀土問題的根子在於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出口市場競爭激烈,企業之間互相壓價。”

  “小林,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武定國見林致遠說的頭頭是道,對他的期望又提升了一些。

  “武書記,我建議國家立刻關停所有小礦產,組建整合大的稀土公司,把定價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就像鋼鐵行業協會的價格同盟一樣,還有,我們已經建立了自身在上中游產業鏈上的顯著優勢,在稀土採掘、冶煉、分離提純方面,我國佔據絕對領先地位,例如純度極高的提純專利技術,這些技術同樣可以為我們賺取利潤。”

  林致遠說的組建整個大的稀土公司,正契合大型工委目前做的工作。

  武定國和李振山都在心裡點頭。

  “小林說的很有道理,只有組建大型企業,才能控制定價權,並且有餘力鑽研新技術,振山,這將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要點。”

  “武書記,我記住了。”

  “小林,你再看看光刻機的材料。”武定國看向林致遠的眼神更慈祥了。

  林致遠拿起那份光刻機的材料,一看,大吃一驚。

  原來我們國家很早以前就開始光刻機的研發了,而且技術水平還不低。

  這超出了林致遠前世的認知。

  1965年神州科學院研製出65型接觸式光刻機。

  1970年,神州科學院開始研製計算機輔助光刻掩模工藝。

  1972年,江漢無線電元件三廠編寫《光刻掩模版的製造》。

  1977年,我國最早的光刻機-gk-3型半自動光刻機誕生,這是一臺接觸式光刻機。

  1978年,1445所在gk-3的基礎上開發了gk-4,但還是沒有擺脫接觸式光刻機。

  1980年,青華大學研製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機獲得成功,光刻精度達到3微米,接近國際主流水平。

  1981年,神州科學院半導體所研製成功jk-1型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

  1982年,科學院109廠研製出了kha-75-1光刻機,這些光刻機在當時的水平均不低,最保守估計跟當時最先進的canon相比最多也就不到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