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太陽的向日葵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

    曹操這下懂了,也知道了他的眼力還不如荀攸。荀攸說道:“孟德,你今日所來,要在下為你做何事?”

    曹操說道:“公達算無遺策,洞若觀火,應該早知某之意圖,何必相問?”

    荀攸說道:“確實如此。但在下更傾向於親口聽聽孟德怎麼說。孟德以為如何?”

    曹操說道:“若某說了,公達可願意助我?”

    荀攸說道:“那就要看孟德是否能說服在下了。”

    曹操看著荀攸那張儒雅英氣的臉,心頭一股無名火冒了起來。曹操從來沒有被別人如此對待過。荀攸之若無其事、置身事外態度,讓曹操覺得比被別人說是閹豎之後更難受。但究竟是曹操有求於人,如若荀攸不肯幫助他,曹操真不知如何是好。

    曹操沉下心來,說道:“也好。公達聽好了,某要與公達商議之事,若是玉成,必定是千秋萬代均歌頌未止之豐功。”

    曹操以為這麼說會弔起荀攸的胃口,吸引到他的注意力,但荀攸還是隻看著自己右手掌轉換飛快的玉珠,臉上的微笑一絲也未曾變化。曹操開始覺得此事有些懸了。

    荀攸淡淡地說道:“孟德且放心,在下洗耳恭聽。”

    曹操說道:“如君所知,西涼刺史劉範,在不過三載之內一躍而起,鷹揚於西北。劉範劉子楷,因出身於江夏劉氏,系孝景帝之子魯恭王之後,漢室苗裔,故十七歲時官居越騎校尉。此後,以軍功又官居涼州牧。從此,劉範成朝廷心腹之患。劉範在西北擁兵自重,為烏孫人所告發,於是朝廷用皇甫車騎之計,引君入甕。反使劉範造反,兵臨城下。朝廷不得已,只能答應其放還人質、交換流民之要求。”

    “朝廷之西遷流民,意圖利用流民拖垮劉範,使之拘於西涼一隅之地,無力進犯朝廷之王土。而公達也知道,劉範非池中物,不是流民可以困住的。朝廷之西遷,必然是形同昔日韓國君臣之出使鄭國,徒使劉范增加戶口,得以墾邊屯糧,富國強兵。公達想必也知道,無論是西涼還是西域二州,皆是貧瘠之地,不若冀州、益州之地肥沃。若劉範缺乏戶口,必不能成事。而朝廷卻反其道行之,將百萬之戶拱手讓人,成全了劉範壯大實力之戰略。此實為朝廷之失策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