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太陽的向日葵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

    兩個當事人都自覺默契地裝聾作啞,絕口不提,所以這件本來就該嚴肅處理的事就這麼雲淡風輕地翻篇了。再然後,直到官渡之戰,直到袁紹在鄴城死去,兩人也從未再提起此事。但也可能從那以後,袁紹和曹操之間的關係變得有些玄妙起來。兩人發生了這等事,就算曹袁之間關係有多要好,也不可能毫無芥蒂,毫無戒備。

    至少,曹操絕不會仍然待袁紹再如從前。曹操在歷史上,就是一會兒寬宏大量,一會兒卻又嫉賢妒能,這個人的心理實在是令人費解。大概出色超群之人,心理都如此複雜。曹操在官渡之戰後,能寬恕那些與袁紹暗通款曲之人,將彼此來信付之一炬。寬宏大量,容人之量,就算是宋仁宗也不過如此;而曹操又妒忌楊修楊德祖看穿他的心思,多次揭穿他的伎倆,使他的威信受到損害,而找個理由殺了楊修。器量狹小至此,可謂無人能比。

    而至於袁紹是否有後悔一氣之下謀殺曹操,想必袁紹還有懷有一些悔意。曹操是他的發小,從小玩到大,感情當會十分深刻。而曹操之呼“有偷兒賊”,也是情急之下的權宜之計,其實還是為袁紹著想。這一點,袁紹氣消以後,自然就會想明白。之所以袁紹要謀殺曹操,多半是急火攻心、氣急敗壞之下作的莽撞決定。也許在刺客派出後不久,袁紹已然悔悟。而後,袁紹多次提攜曹操,如在曹操幫助東郡破除黃巾軍後,袁紹便以盟主之名義加封曹操為東郡太守,等於是把東郡送給曹操作為起家之地;後陳宮勾結呂布偷襲曹操,袁紹又表示可接納庇護曹操,除開趁機吞併曹軍的可能外,便是袁紹真心庇護之。

    荀攸的這一句反問,讓素來能言善辯的曹操噎住了。荀攸說道:“在下想,大約是孟德認為袁氏四世三公,樹大根深,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不好招惹。孟德遇刺,而隱忍不發,悉如平常,這份堅韌,這份心智,非梟雄者未有。無怪乎喬玄說你可挽救危亡;許邵稱你為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今視之,果然如此,二人預言不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