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 作品

135. 噗噗 “額娘,為什麼我也要跟萊先……

“額娘,為什麼我也要跟萊先生學算學吶?”




隆冬時節,佛爾果春愁眉苦臉地趴在炕桌上,面前是一張張方形的西洋數字符號卡紙,三歲多的她今天的任務是記住並學會辨認0-10的阿拉伯數字,這是萊布尼茨被聘請為宮廷算學講師後為弘晉這個歲數的小皇孫專門定製的數學啟蒙作業。




與妹妹並肩而坐的弘晉也睜著大眼睛也抗議:“哥哥們都是六歲才進學!”




“因為萊先生是大才,你們能得他啟蒙,是一生之幸。”在這兒上程婉蘊沒有半分容情可講,用手點了點桌上的卡紙,“不許偷懶,好生繼續學。”




兩個小崽頓時垮了臉,小太監們輪流舉起數字讓他們辨認,屋子裡接連響起有氣無力的應答聲。




不僅是弘晉、佛爾果春,程婉蘊從木蘭回來後,便毫不客氣地要求女兒們也要學習與“萊先生”有關的所有課業。




阿拉伯數字在十七世紀已有了廣泛的應用,雖然元明時期阿拉伯數字就已經傳入華夏,但卻要在清末民國時期才開始使用這一簡潔的數學符號,如今也開始參與大航海時代最後角逐的大清,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很多事情都開始改變。




也有很多事情充滿了遺憾,格爾芬帶回來的那些科學書籍,終究還是都被康熙封存在宮廷藏書閣之中,即便他是一位精通算學、喜愛西洋文化的皇帝,他仍然為了穩固皇權統治而做出了選擇。




但幸好,他允許皇子皇孫讀那些書“開拓眼界”,就像他曾允許皇子們閱讀明史“以史為鑑”一般,康熙終究沒能看透科學的力量,他甚至覺著自己無比開明,連“旁門左道”也願意兒孫涉獵。




哪怕他知道萊布尼茨是個難得的人才。




當接見萊布尼茨時,康熙聽說他不僅精通各國法律、語言、算學,還會製作各式各樣的機器,不僅設計了一臺能自動計算算學的機器,還發明瞭能用風力驅動的螺旋槳、能在礦井裡抽水的水泵,可以採礦石的採礦機、將海水過濾成淡水的機器、鐘錶、還正在設計一種利用蒸汽驅動的機器。




在他來到華夏之前,還自學了漢字,翻譯了《易經》,而易經八卦甚至是他發明二進制數學的靈感來源,他對康熙說:“尊敬的陛下,《易經》中的陰陽二進制是數學和邏輯的奇蹟。”




饒是康熙登臨帝王四十餘年,也未曾見過此等賢才,後來聽聞他在歐羅巴因與另一位大才先後發明了算學裡一種厲害的算法而被一直被排擠、鬱郁不得志,頓時就親切地拉住了他的手,請他留在華夏常住,並請他將家人也一併接來。




一頭小綿羊黑色捲髮的萊布尼茨用清晰、標準的漢語溫言拒絕了:“尊敬的皇帝陛下,我願留在華夏一段時日,但我也必須回到柏林,因為我在柏林科學院擔任院長,我不能丟下我的學生。”




那是他好不容易才說服腓特烈三世才成立的科學院,也是他最後的心血與希望。




八年前,英吉利宣佈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皇家學會還特意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調查他與牛頓有關微積分的爭端,併發布公告否定了他的所有成果,萊布尼茨從此受到英吉利乃至歐羅巴所有學者的冷遇,但他仍舊沒有怨恨牛頓——在他請求腓特烈三世設立科學院時,腓特烈三世看笑話一般問他對牛頓有何看法,萊布尼茨回答道:“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腓特烈三世因此才對萊布尼茨刮目相看,同意設立科學院,還讓他擔任首任院長。




萊布尼茨或許待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了,因此程婉蘊很有種時不我待的感覺,她想讓她身邊這幾個孩子都跟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能多學一點是一點,這樣如同太陽般明亮的學者不是華夏人,但他的光芒若能短暫地照耀到這些孩子身上,或許那點皮毛也能受用終身了。




從木蘭回來,康熙就邀請萊布尼茨作為講師在宮廷內短期任職,他之前從來不曾讓任何西洋傳教士擔任皇子們的師傅,這回卻願意為了萊布尼茨破例,除卻萊布尼茨本人是個涉獵極廣的通才之外,還因格爾芬不僅僅帶回了人和東西,他還帶回了外面世界的最新消息,於是康熙知道了英吉利徹底的社會變革、技術變革,當他聽到英吉利的工廠裡逐漸使用紡織機來代替手工,一日就能織出數百倍與人工的棉紗,而這樣的工廠,英吉利甚至已經有了上百家,康熙面色就變了。




而英吉利還瘋狂向外拓張,已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幾十處殖民地,原本他們寄以厚望的、傳教士口中遍地黃金的美洲早已是歐羅巴各國的殖民地,他們還殺光了原本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身為一個帝王,康熙敏銳地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那群外邦夷人兇狠又好戰,這早有了苗頭——當時荷蘭人掌控了東南亞各國的航線,佔領苔灣並劫了鄭成功的船,最終經過一年的鬥爭才將那群紅毛人從苔灣趕走。




原來荷蘭人搶佔苔灣的行徑與英吉利去別的國家圈地,叫殖民,殖民源於拉丁文“colo”,意為耕種、培育、居住。康熙卻對這個詞彙本能地感到非常不適,你去別的國家耕種居住,那原本的國與家還在麼?而且他也知道如今的西洋人不過是忌憚大清強大,這才好好地跟大清做生意,若是他們也如那什麼印第安人一般貧窮軟弱,只怕他們的堅船利炮也要轟開大清的國門把他們也殖了。




苔灣被荷蘭佔過,葡萄牙還曾進犯廣州,康熙可太知道他們的脾性了!




某種意義上而言,康熙真相了。




遠洋船就這般毫無預兆地撕開了□□傲慢的外衣,朝堂上對這事兒連著討論至今,即便士大夫們也不能否認,如今外邦航船比他們先進,控制得航道又多,他們終究是慢了他們一大步。




但幸好格爾芬和阿爾吉善誤打誤撞找到的澳洲竟還未曾被歐洲人染指,他們一定要儘快將大清通往澳洲的航道打通,進而控制在手心裡,否則就如那率先發現澳洲的荷蘭一般,終究是鏡花水月。




這一點,在早已吃到海貿紅利的文武百官、勳貴世家上都達成了難得的一致。胤礽站在康熙身邊,看著朝臣們為了利益毫不猶豫地倒戈,好似三年前極力反對遠洋出海的不是他們似的,他搖了搖頭。




這些人……並非國之棟樑,只是一群利慾薰心的豺狼。




康熙也認為要今早派兵接管澳洲,因為格爾芬說他們此去千人,還有七百多人跟著阿爾吉善留在澳洲,格爾芬離開前,就當初本是為了帶著去美洲尋金礦的熟悉如何勘探礦脈的匠人,已經在澳洲發現了銅綠石與裸露的炭山,還有鐵,雖尚未找到金礦,但那些礦儲量極大!




程婉蘊聽太子爺回來說起澳洲的礦,差點就脫口而出東煤西鐵北鋁土,當初高中上地理課背得頭昏眼花結果活了兩輩子都還不曾忘卻,實際上她還知道美州農業帶分佈、巴西工業和礦產分部……真好啊,本來以為永遠用不到的知識,好似有了能使用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