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白佛 作品

第275章 開幕式的焦點,導演裡的巨星!

  “大衛導演,為什麼《貧民窟》當初沒有來電影節參展呢?”

  王權,“並不適合吧,好像參加國際影展的電影更注重作者性,《貧民窟》對我來說更像是個命題作文,我個人的參與度還不如《朱諾》。”

  “您太謙虛了,那您有沒有想過將來參加國際影展呢,比如柏林。”

  “當然了,我一直在積蓄想法。”

  這位外國記者又問,“今年《梅蘭芳》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您覺得陳鎧戈導演能獲獎嗎。”

  “我已經看過《梅蘭芳》了,但聽說柏林的版本不太一樣,到時候還要再看看。”王權避免了正面回答。

  之後蒂爾達·斯文頓也回答了幾個問題,但顯然沒有王權回答的多,感覺王權更像是評委會主席,處於媒體關注的C位。

  至於其他評委,除了東道主的黛安·克魯格,其他人甚至都沒什麼人提問。

  提問環節之後就是開幕電影《跨國銀行》的首映禮,評審團成員再次集體出席,這也是一部講述金融危機相關題材的電影,王權早就看過了。

  雖然是開幕電影,但並不是主競賽單元影片,這是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的作品,由德國和米國、英國聯合制作,哥倫比亞出品,剛剛導演和男主角克里夫·歐文都曾出現在電影節開幕紅毯上。

  只是有些可惜,該片女主角,王權的好朋友娜奧米·沃茨沒來柏林,她要是能來,本屆柏林電影節也不至於這麼星光暗淡。

  開幕式第一天,王權跟著黛安·克魯格認識了不少德國演員和導演,包括《跨國銀行》的導演湯姆·提克威,他的《羅拉快跑》在電影界也是有一號的。

  《跨國銀行》是他和好萊塢合作的第一部,接下來他會積極向好萊塢靠攏,將來會得到電影《雲圖》的執導機會。

  如今能拍攝大製作電影的,只有好萊塢,也只有好萊塢能全球通吃,輕鬆實現盈利,一些米國之外有野心的導演都在積極向好萊塢靠攏,如湯姆·提克威,如墨西哥三傑阿方索·卡隆、吉爾莫·德爾·託羅,還有岡薩雷斯。

  當然,最正面,最積極的例子就是王權了,大家都想看看這屆奧斯卡他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奧斯卡可能有點遠,不過英國電影學院獎馬上就要頒發了,王權到時候會飛一趟倫敦。

  今天評審團還參加了主競賽單元伊朗影片《關於伊麗》的首映,第二天場刊評分出爐,2.6分,算是不錯了。

  場刊評分從一叉到四星分為5個檔次,最高就是4分。

  這個分數是由媒體的影評人打出來的,包括《時代週刊》、《每日郵報》、《洛杉磯時報》、《視與聽》、《正片》、《電影手冊》等媒體,跟最終獎項的評定結果沒關係,但對於影迷算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參考。

  到了第二天,王權除了出席《拉貝日記》的首映活動外,基本都是隨評審團觀影,又看了兩部電影,一邊看還要一邊做筆記。

  等評獎的時候也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來,王權的優勢是可以在影視庫多次反覆的看,想要找到優點和缺點會更容易。

  而其他評委通常也就看一次,對某部電影感興趣的可能看兩次,三次,但不會更多了,因為電影節為期兩週,每部電影也就放映那麼幾次。

  到了八號這天,《無人區》劇組開始首映,寧昊等人忐忑地等待迎接這部電影面向普通觀眾的首映,第一排的位置給七位評委留著呢。

  此前《無人區》在國內有過幾次不公開的看片會,韓老總雖然覺得片子整體過於壓抑,但還是予以通過了,可能他也知道,這部電影只有這樣才能得獎,只有得獎,才能在票房上有所作為,所以就由著寧昊任性一次了。

  然而觀眾們和媒體人坐滿了,評審團卻沒坐滿。

  王穎導演告訴寧昊,“王權導演今天來不了,他讓我替他說一聲抱歉,還說他回來後會補上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