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白佛 作品

第492章 從此再無王富貴

  “這個你定,不過這部電影很容易植入啊,你可以找起點仙俠改編的遊戲尋求合作,他們肯定願意投錢植入。”

  現在比如誅仙、凡人修仙傳、星辰變都有遊戲改編,別管口碑如何,賺錢是真的賺啊,看的王權心癢癢的。

  遊戲確實賺錢,王權也投了幾家未來大火的遊戲公司,不過王權倒不是看中了這方面的利益,而是眼饞起點,多好的優質版權庫啊。

  就算這個十年,下個十年拍不出來,他就不信第三個十年,第四個十年還拍不出來。

  還有那些改編的遊戲,多多用心搞,通過遊戲擴大原著影響力,將來改編動漫影視的時候也會事半功倍。

  起點用好了,不會比漫威遜色多少!

  王權多次跟陳天喬聊收購盛的事,不過他一直下不定決心。

  這位曾經的內地首富已經入籍新加坡了,遊戲業務也都搬到了那邊,早晚要徹底賣掉國內資產,王權有耐心,只是也怕被人截胡,有機會還是再找他聊聊吧。

  王權和蜜蜜說著說著,手從腳丫攀升到了小腿,然後是大腿。

  就在王權準備進一步的時候,手機響了一下,王權打開微信瞅了一眼,馬上放下。

  “誰找你啊?”楊蜜問。

  王權吻了蜜蜜一口,“不重要,現在你最重要。”

  然後辦公桌又承受了它不該承受的重量。

  不過下班后王權就溜了,因為劉藝妃給他發了條微信,問他:偷情嗎?老地方~

  還是那個酒店,王權試了試,金像影后確實不一樣。

  王權已經睡過兩個金像影后了,還睡過金馬影后,可惜沒有睡過金雞影后,至於劉藝妃是沒戲了,除非自己執掌金雞更改入圍規則。

  也不知道九月份的金雞獎有沒有自己的人入圍最佳女主角。

  劉藝妃這次找王權主要是問《後會無期》能不能接。

  除了女主比較雞肋,對自身沒什麼幫助外,其實還是能接的,而且就那麼兩段戲,也花不了什麼時間。

  有王權這句話,劉藝妃就放心了,抽空回覆韓含一下。

  然後劉藝妃咬著嘴唇,“要不要給蜜蜜打個電話~”

  王權:“茜茜,你好壞~”

  又過了兩天,女演員張婧初也找上王權,這次她帶來一個劇本,叫《脫軌時代》,是想趁著這股演員轉導演的熱潮,重拾老專業的。

  雖然她主業是導演,但跟那些跨界的導演還不同,人家本就是表導專業的,在中戲讀書的時候是正經學過導演的。

  這個劇本叫《脫軌時代》,是根據《如果不能好好愛》改編的,張婧初自己也擔任了編劇,男主角定的現在很火的潘月明,另外還有歌手吳克群。

  招待張婧初王權叫來俞菲鴻三個人一起,畢竟張婧初跟俞菲鴻合作過,都是舊相識了。

  放在以前,俞菲鴻應該是很喜歡這種關於情情愛愛的劇本的,即便是現在她依然很喜歡,不過站在公司角度,她覺得這個項目沒什麼搞頭。

  口碑不會多好,票房不會多高,沒有投資價值,通不過綠燈。

  有菲鴻姐在,這個惡人就不用王權來當了。

  被她說出了多條劇本存在的缺陷後,把張婧初被說的不自信了,那,那自己還是別當導演了,老實主演好了。

  王權看得出,此時的張婧初很迷茫,和王權跟她剛認識時意氣風發的樣子根本沒法比。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王權不願過多猜測,但王權是遺憾的,她真的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但是從10年的《堂山大地震》之後她徹底掉出了一線女星的行類。

  大製作特工電影《富春山居圖》應該是她最後的機會,但很快她就會知道當初接拍這部戲是多麼大的失誤,《富春山居圖》之後她是徹底抬不起頭了,再沒有亮眼表現。

  而且富春的史詩級糟糕口碑三位主演都要受創,到時候張婧初會更難,所以王權願意給她一些忠告。

  “婧初啊,既然你有當導演的想法,那就應該潛下心去學習導演的技術,而不是追趕現下的熱潮。”

  王權雙手交叉,一臉嚴肅,“雖然你學過導演,但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而且你們中戲的導演專業強項是舞臺劇,話劇,能跟電影學院比嗎,等趙v的新片出來你就知道自己和人家的差距了。”

  見她似乎有些不甘心,王權又道,“也不要跟徐錚和陳思程比,不要想著一步登天,第一部電影就要石破天驚,徐錚拍《人在囧途》的時候就已經負責了部分導演工作,還執導過電視劇《李衛當官2》,陳思程更是在上戲中戲隨便考第一的天才,所以如果演員的路走不下去了,想換賽道,一定要下足功夫,比如努力考北電甚至南加州大學的導演系,對吧。”

  張婧初看著年輕的王權,有種看到一位慈祥長者的感覺,他說的真的都是肺腑之言,張婧初很感動,甚至想晚上約他去酒店細聊。

  但她沒這麼做,離開王道之後她開始查國內外一些導演專業的研究生怎麼考。

  自己已經33歲,女演員的黃金期馬上就會過去,或許趙v、徐婧蕾等人的選擇是對的,那就試試吧!

  又過了幾天,2013年福布斯華夏名人榜揭榜了~

  (哎呀不好意思,標題錯了,這是8000字章節的標題,結果沒寫到~)

  保底

  (由衷感謝企業教練與od顧問熊哥為本書糾正錯別字,沒想到前面有那麼多~

  同時也非常感謝劉機智QAQ提的建議,我覺得很有道理,但行文習慣需要慢慢改,我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