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玉羽 作品

201.鹿貢 人心手段。

‘鹿貢’,顧名思義,貢品主要以鹿為主。盛京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距離京城又近,所以既是陪都,又是東北向清宮進獻貢品的中心。

盛京將軍和盛京內務府每年都有向清宮進獻貢品的定額數目,其中盛京將軍主要就是鹿貢,照規矩每年從入冬後開始,按例共分七次進畢。

頭三次是讓皇帝嚐鮮,即‘初次鮮’‘一次鮮’‘三次鮮’,後四次為鹿差。

這次送來的已經是最後一次鹿差,共計有毛鹿一百一十隻,狍子八十隻。

青桔照著單子念道:“除去送往紫禁城的部分,園子裡另餘關東鴨六十隻、樹雞四十隻、野雞四百隻,鹿舒滿一百根,鹿羔六十隻。”1

沈菡一手接過單子細看,一手拿著筆在上面圈圈點點——別看數量聽起來多,但每次還不太夠分。

這裡頭得先要分出不少,孝敬皇太后。

沈菡圈出一十隻毛鹿、十隻狍子並其他數項:“這些先挑出最好的來,給皇太后送過去。”

並非皇太后自己能吃那麼多肉,而是皇太后自己也有很多要賞賜的人,比如科爾沁,她的孃家。

之前沈菡冊封皇后時,皇太后賞給她的東西,她回來後專門打開看過——皆是精品。

裡面有一套華美的紅珊瑚首飾極為顯眼,特別是頭飾,精緻華美,據說這種款式,是專給蒙古貴族的格格們用的。

沈菡:“格格用的?那怎麼進上來給我?”難道是給雅利奇嗎?好像也不太對。

玄燁摸著這套首飾沉吟道:“看來科爾沁是想再求娶一位公主嫁過去。”

沈菡一皺眉,再娶一位?大公主才剛嫁過去沒多久。

玄燁:“科爾沁臺吉眾多,也未見得就是一條心。”

再多的他就沒說了,剩下的公主就這麼幾位,顯然不能都給了科爾沁,必然是每一個都要嫁在刀刃上的:“這東西你先收起來,只當是女孩子的首飾,將來若是雅利奇用得上,給她戴著玩吧。”

……

雖然不能再把公主嫁過去,但朝廷該有的示好還是要有的。

皇太后就是大清和科爾沁蒙古的一條紐帶,沈菡每次分貢品,給皇太后那邊的份額都是最多的。

別管東西值不值錢,朝廷要的,就是雙方通過這種走禮的形式不斷往來,保持緊密的聯繫,方能讓‘友誼’長長久久。

除了給皇太后的,還要留足御前的分量,好讓玄燁分賞重臣和心腹。

再往下,太子、皇子、公主,還有宮外的王公府邸、貝勒貝子,也都不好疏忽了。

沈菡翻著名錄,突然又看到兩家,斟酌了一下,把上面這家圈了出來:“賞三等公,都統彭春府上毛鹿兩隻、狍子一隻,關東鴨、野雞各四隻。”

青桔一愣,這家以前沒在單子裡見過,不過主子這麼說,她還是趕緊記上,回頭得打聽一下這家的情況,免得辦差出差錯。

沈菡在都統彭春的名字旁掐了道印子,盯著這份名單琢磨起來——之前玄燁臨走前,和她詳細說了說這次選秀的事情,關於三福晉和四福晉的人選......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