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五百四十八章 有事當如何

    期間不忘與那三人點頭致意,魏岐也笑著還了一禮,輕輕舉起酒杯。

    陳平安行走在大瀆之中的長橋上,遠處有一支豪奢車駕驀然闖入眼簾,浩浩蕩蕩行駛於水脈大道之中,儼然權貴門庭出門郊遊,有紫袍玉帶的老者手捧玉笏,也有銀甲神人手持鐵槍,又有白衣神女顧盼之間,眼眸竟然真有那兩縷光彩流溢而出,經久不散。

    這些存在,就是稗官野史記載的那些水仙水怪了,久居龍府,負責掌管一地的風調雨順。

    龍宮洞天的入口,就在五十里之外的長橋某處。

    龍宮洞天是一處貨真價實的龍宮遺址。

    按照碑文記錄,此地確有上古水仙居住,蛟龍盤踞。

    比起當年那條蛟龍後裔雜處的蛟龍溝,這座龍府就像一座山上府邸,蛟龍溝則是一座江湖門派。

    陳平安看到了一座城頭輪廓,走近之後,便看到了城樓懸掛“濟瀆避暑”金字匾額。

    最大的這塊匾額之下,層層疊疊,又有十數塊大家手筆的匾額。

    既有符膽靈光千百年不散的符籙仙人手筆,也有蘊藉充沛劍意的劍仙手段。

    大概是需要掏出一顆小暑錢的緣故,城門比不得橋頭那邊的人頭攢動。

    龍宮洞天這類被宗門經營千百年的小洞天,是沒有機緣留予後人尤其是外人的,因為即便出現了一件應運而生的天材地寶,都會被水龍宗早早盯上,不容外人染指。便是水龍宗這條地頭蛇,壓不住某些過江龍大修士的覬覦,好歹還有云霄宮楊氏的雷法,浮萍劍湖的飛劍,幫著震懾人心。

    龍宮洞天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樁壓勝物失竊的天大風波,最終便是被三家合力找尋回來,竊賊的身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一位聲名顯赫的劍仙,此人以水龍宗雜役身份,在洞天之中隱姓埋名了數十年之久,可還是沒能得逞,那件水運至寶沒捂熱,就只得交還出來,在三座宗門老祖師的追殺之下,僥倖不死,逃亡到了皚皚洲,成了財神爺劉氏的供奉,至今還不敢返回北俱蘆洲。

    陳平安剛打算交出一顆小暑錢,不曾想便有人輕聲勸阻道:“能省就省,無需掏錢。”

    陳平安轉過頭,十分驚喜,卻沒有喊出對方的名字。

    不過眼神當中,皆是無法掩飾的喜悅。

    竟然是本該待在獅子峰修行的李柳。

    當年大隋書院重逢,按照李槐的說法,他這個姐姐,如今成了獅子峰的修道之人,每天給山上老神仙端茶送水來著,至於他爹孃,就在山腳市井開了家鋪子,掙錢極多,他的媳婦本,有著落了。

    陳平安笑道:“好巧。我本來打算走完濟瀆,逛過了嬰兒山,就去獅子峰找你們。”

    李柳輕輕搖頭,微笑道:“不算巧,我是專程來找你的。”

    陳平安欲言又止,所有話語,最終還是都咽回了肚子。

    李柳分明是一位修道有成的練氣士了,而且境界定然極高。

    只不過陳平安的這種感覺,一閃而逝。

    李柳取出一塊樣式古樸的螭龍玉牌,看守城門的水龍宗修士瞥了眼,便立即對這位身份不明的年輕女子恭敬行禮,李柳帶著陳平安徑直走入城門,沿著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白玉臺階,一起拾階而上。

    不知為何,陳平安轉頭望去,城門那邊好像戒嚴了,再無人得以進入龍宮洞天。

    而前方那撥行人,身影小如芥子,漸漸登高。

    李柳柔聲開口道:“陳先生。”

    陳平安趕緊說道:“喊我名字好了,暫名陳好人。”

    李柳一雙水潤眼眸,笑眯起月牙兒。

    陳平安也覺得自己有些不要臉了,心裡想著是不是再取一個化名,嘴上說道:“那還是喊我陳先生吧。”

    李柳點點頭,然後第一句話就極有分量,“陳先生最好早點躋身金身境,不然晚了,金甲洲那邊會有變故。”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說道:“爭取。”

    李柳第二句話,就讓陳平安直接道心不穩,“先前鄭大風寄信到了獅子峰,我便走了趟落魄山,藕花福地如今一分為四,落魄山佔了其中一份,那把桐葉傘便是入口,朱斂他們急需將那座暫名為蓮藕福地的地盤,趕緊提升為一塊中等福地,不然就要荒廢,所以需要兩三千顆穀雨錢。”

    陳平安神色僵硬,小心翼翼問道:“穀雨錢?”

    李柳點頭道:“穀雨錢。”

    陳平安哀嘆一聲,“我就算砸鍋賣鐵也不濟事啊。”

    李柳這才將朱斂那邊的近況,大致闡述了一遍。

    陳平安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能借來錢,好歹也算本事。

    與誰借,借多少,怎麼還,朱斂那邊已經有了章程,陳平安仔細聽完之後,都沒意見,有朱斂牽頭,還有魏檗和鄭大風幫著出謀劃策,不會出什麼紕漏。

    關鍵是這欠債兩三千顆穀雨錢的重擔,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他這個年輕山主的肩頭上,逃不掉的。

    當然陳平安也不會逃,這會兒已經開始當起了賬房先生,重新盤算自己這趟北俱蘆洲之下攢下的家當,從撿破爛都包袱齋,所有能賣的物件都賣出去,自己到底能掏出多少顆穀雨錢,撇開那幾筆東拼西湊、已經借來的錢,他陳平安能否一鼓作氣補上落魄山的缺口。答案很簡單,不能。

    等到陳平安回過神,李柳便剛好轉移話題,“其實驪珠洞天最早的出入道路,與這座龍宮洞天差不多。”

    陳平安遺憾道:“我沒走過,等到我離開家鄉那會兒,驪珠洞天已經落地生根。”

    李柳笑道:“坐一會兒?反正我們身後也沒人跟上。”

    陳平安毫不猶豫就坐在臺階上,摘下養劍葫,喝了口酒,至於以後喝酒,就只能喝糯米酒釀了。

    李柳說道:“我有那塊玉牌,水龍宗那邊就不會有人以掌觀山河的神通,擅自查探我們這邊的動靜。”

    陳平安仍是沒有多問什麼。

    對於李柳,印象其實很淺,無非是李槐的姐姐,以及林守一和董水井同時喜歡的女子。

    在今天以前,兩人其實都沒有打過交道。

    李柳猶豫了一下,“陳先生,我有一份鏡花水月的山上拓本,與你有些關係,關係又不大,本來沒打算交給你,擔心節外生枝,耽誤了陳先生的遊歷。”

    陳平安有些疑惑,思量一番,說道:“沒關係,既然是早晚都會知道的事情,還不如早做打算。”

    李柳便從袖中取出類似一幅字帖的山上寶物,字帖懸在空中,李柳伸出手指,輕輕一點,漣漪散開,水霧瀰漫。

    字帖畫卷上,便出現了一位正襟危坐的女子。

    化名石湫,寶瓶洲一座小門派的女子修士。

    來自北俱蘆洲打醮山,在那艘已經墜毀在寶瓶洲朱熒王朝境內的跨洲渡船上,擔任婢女。

    李柳眺望前方,置身事外。

    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見過太多,她幾乎不會有任何感觸。

    鏡花水月的最後一幕,是那個自己求死的女子,拿起了一隻小心翼翼珍藏多年的錦囊,她皺著臉,好像是儘量不讓自己哭,擠出一個笑容,高高舉起那隻錦囊,輕輕晃了晃,柔聲道:“喂,那個誰,秋實喜歡你。聽到了麼?看到了麼?如果不知道的話,沒有關係。如果知道了,只是知道就好了。”

    陳平安,平平靜靜坐在原地,一字不落聽完了那個故事。

    她是秋實的姐姐,名叫春水。

    陳平安第一眼就看出來了。

    最後陳平安喃喃道:“好的,我知道了。”

    沉默許久。

    李柳收起了字帖入袖。

    陳平安別好養劍葫,臉上好像沒有什麼悲慟、憤懣神色。

    李柳也沒覺得奇怪。

    李柳只是說了一句貌似很不近人情的言語,“事已至此,她這麼做,除了送死,毫無意義。”

    陳平安點頭道:“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李柳問道:“有‘不一般’的說法?”

    陳平安沒有給出答案,轉頭說道:“我打算繼續趕路,就不逛龍宮洞天了,反正也買不起什麼,只是這麼做,會不會給你惹麻煩?”

    李柳笑道:“陳先生多慮了,在北俱蘆洲,我沒有麻煩。最少最少,保命無憂。”

    陳平安說要趕路,卻沒有立即起身。

    他想起了那副打算以後掛在落魄山竹樓內的對聯,上聯是那山外風雨三尺劍,有事提劍下山去。

    陳平安便將揹負在身後的那把劍仙,懸佩在腰間。

    這應該是陳平安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佩劍。

    以前習慣了只背劍。

    李柳問道:“陳先生,該不會這就要直接問劍打醮山、再問大驪王朝、三問天君謝實吧?”

    李柳其實不太喜歡用劍的,無論是遠古神祇還是當今修士,她都看不順眼。

    陳平安站起身,晃了晃養劍葫,笑道:“不會的,本事不夠,喝酒來湊。”

    李柳笑著點頭,她坐在原地,沒有起身,只是目送那位青衫仗劍的年輕人,緩緩走下臺階。

    有事當如何?

    提劍下山去。

    若是世事大過本事,又當如何?不能如何,答案只能先在心中,放在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