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染 作品

第五十二章 覲見

“x”到底是什麼?

作為一個符號,它可以被從很多個角度解讀,但放在今天,在科學得以發展、興盛的現代裡,它的含義與象徵早已逐漸收斂。

它是公式中的未知量。

它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是不定的,它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

它象徵著無限的可能、無盡的未知,以及對未知的永恆求索。

它既不是空無的“零”,也不是已盡的“一”。

它是“中間”,它是千變萬化,可能性的代名詞。

“mr.x”正如其名。

將問我對他的能力有個誤判——x先生確實有很多代,但如果就這樣把“形容”直接當作是能力在使用過後的結果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謂的“這一代”,更多地其實是指向x先生當今意識的主導為誰,並不意味著過往x先生的意識與記憶就會隨著力量的傳承而消逝。

是的,“mr.x”的權能“蒲公英”在真正地使用時,如果想要獲得被奪舍的特質系靈能者的能力,並將自身的權能能力完整地傳承下去,就必須接收被奪舍者的“全部”。

這才是x先生奪舍能力的最大限制。

當一個又一個的瘋狂靈魂混攪到一起,意識的主體便會變得如蒲公英的種子一般漂浮,要是稍不注意,就算是一陣不經意間的微風也能將其吹散到看不見的角落。

意思是,x先生的“傳代”本身就存在極限。

總有那麼一天,他的意識體會因為多個靈魂糅合所導致的“群體”因素增加而崩潰,這便是主動放棄維持“個體”的代價。

這是屬於他的桎梏,也是其在最開始就做出了的掙扎——

即放棄,或者說是一陣退讓、妥協。

初代的x先生在經歷過第一次的“傳代”失敗後,趁著自己的意識還沒被身體中的另一個癲狂意識徹底壓垮,他將意識的主導權交給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三位出現的特質系靈能者。

而他自己則化作了制衡混亂靈魂的錨點,以一段深刻的“記憶”壓制住了意識混合體當中的不穩定因素。

也就是說,x先生的靈魂運作機制是分為兩部分的:

一部分自律主內,由初代x先生負責壓制的其他靈魂意識所帶來的癲狂,避免其影響到主意識的人格穩定,以及在活動時的判斷能力。

另一部分則是手動主外,由當代x先生的人格為主導,決定該如何在外界行動。

這樣的機制延後了意識崩潰的到來,保證了“mr.x”繼續延續下去、直到實現“初衷”的可能,可畢竟在最初時就錯了,被稱為x先生的存在打一開始就是被迫選擇的“苟延殘喘”。

所以啊,“mr.x”的延續極其不順利。

光靠初代壓制是不行的,畢竟他也是特質系靈能者,同是本性瘋狂之人,你又憑什麼能夠鎮壓另一個“同類”呢?

二代x先生(即第三個意識)才活動了十幾年,就發現初代的壓制出了問題,他漸漸地開始受到了來自靈魂深處的影響。

這一刻他認識到了,必須依賴特質系靈能者的軀體進行傳代的“mr.x”是註定滅亡的。那股瘋性,只會隨著傳代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他們”的終點不僅沒有因為想方設法地放慢腳步而遲些到來,反而是在主動靠近。

所謂的悲願,在誕生時或許就已被“命運”所否定。

但承擔了三份靈魂重量的二代x先生沒有屈服,也有可能是因為那時的他也已經瘋了,總之,他接替了初代。

自此,往後一百多年來,像是輪迴般地,每一代的x先生都在絕望與不甘中選擇了接替。

但這就像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已經不是妥協了,得以延續下去的並非是想要完成某物的清醒執著,而是隻會加速導向毀滅的瘋狂執念。

直到上一代x先生的出現——

他沒什麼能力,也沒什麼天賦,但他是個足夠幸運的人。因為他得以見證了史上第二個與第三個晉升三階、獲得權能的特質系靈能者出現,他察覺到了機會。

同時,那份瀕臨極限的狂意又逼出了他的膽量,他選擇孤注一擲,將過往百年的一切後手全部壓上......只為打破“蒲公英”之上的命運桎梏。

想想就知道了吧,歐文在成為x先生時年歲尚小,除了父母帶給他的執念外什麼都沒有,即使繼承了數代x先生的記憶,作為意識主導的他在最開始時也多半是稚嫩的。

數個行動的策劃基本和歐文無關,基本全是先代x先生的遺留,然後被上代x先生投入使用。

但這並不代表歐文不重要。事實證明,上代x先生還有個優點,那就是看人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