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知全能

  林可笑著和眼前的原始人們舉例子。

  “比如晨,他一拳打在一塊石頭上,我只要知道了這塊石頭有多重,然後知道空氣阻力,知道他的力量是多大,再知道他打的方向,以及……還有……”

  “知道了這些之後,我就可以精準預測到,那顆石頭會飛向哪裡。”

  什麼質量、引力等等,林可說多了他們也不懂,更何況空氣阻力之類的也已經讓下面的人聽不懂了。

  Cpu快燒起來了!

  不過他們倒是覺得不明覺厲。

  只不過此時有一個四肢著地蹲在地面的女族人撩開了幾乎擋住半張臉的長髮,疑惑道:“吾神,我們知道這個石頭有什麼厲害的?我不管知不知道,都可以把這塊石頭捏碎。”

  說著,女族人把剛剛林可指的那塊石頭一拳錘得粉碎。

  “哈哈,好,有疑惑很好!有疑惑後你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提問其他人,但是我希望,未來你們都能夠自己解答這些問題。”

  林可笑了笑,也沒有責怪這個女族人的無禮。

  因為未來這十六個人,會像酋長“晨”一樣,管理這個位面。

  能在數學上有所成就、有天賦的人,最起碼他們未來可以做的絕不只是算數,而是管理、研究、開拓等等,都有可能做的很好。

  這是十六枚種子!

  前世,數學的高考主科地位從不動搖,就是因為數學可以鍛鍊人的大腦,訓練人的思維能力。

  像英語之類的語言學科就不一樣。

  很多勢力的科學家可能從沒學過英語,但是依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或者是研究出一些東西,比如小日子那邊就是如此。

  所以很多地方英語已經不再是主科。

  林可前世有很多在數學、物理之類的學科上有驚人天賦的同學朋友,就是因為英語和語文這樣的學科,而使得他們落入二流,甚至三流。

  頂尖的天賦,就應該鑽研!

  前世,一些家長覺得孩子要懂人情世故,要懂這樣那樣之類的,甚至很多人都這樣覺得。

  結果,科技發展才那麼捉襟見肘。

  比如有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原本是川某校校長,結果人家卻在得獎前夕因為考核不過關而沒有繼續擔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