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 作品

第七百六十三章 學說,是需要驗證的

  林可介紹完了整個關於光的爭論史。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工學……等等一大堆理工自然類學說鬥爭史,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

  什麼特徵?

  純粹!

  你說光是粒子?

  那好,我一定要證明出光是波動!

  我會動用我的所有聰明才智,將我畢生所學融會貫通,然後在學說上擊敗你!

  你說在一般數學條件下1+1等於3,那我就拿出事實來告訴你等於2!

  數學上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文學那麼亂七八糟的,什麼也對也不對。

  而且和政治歷史不一樣。

  很多歷史總是由利益來衡量。

  如果是政治,或許科學家們就不會動用聰明才智,而是動用人脈、權謀和拳頭,來讓對手屈服。

  但是在科學上,一加一就是等於二,你即使刀架在脖子上,還是等於二。

  藍星就是圍繞著太陽轉,你殺光所有地心說反對者,藍星和太陽的公轉關係也不會改變。

  別說殺光所有學說反對者了,就是殺光所有生命,或許藍星和太陽的物理運行規律也很難改變。

  所以說,這就是科學歷史的魅力。

  這也使得科學的歷史並沒有那麼波雲詭譎且複雜,反而純粹無比,也同樣令人著迷。

  林可同樣著迷於科學歷史,不管是前世的還是納森格的。

  就比如納森格。

  奧夫和托馬斯,明明可以用拳頭來解決誰對誰錯的問題,就像大多數人文歷史一樣。

  誰強,誰就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但是他們偏偏要用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方式。

  那就是證明自己學說的正確性,以辯駁對面的方式,讓對面輸的心服口服。

  同樣,就算在這樣的過程中輸了,他們也會心服口服,並且虛心學習。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輸不是因為對方改變了法則,而是因為對方通過研究和實驗發現了法則。

  這樣的科學家,也令人敬重。

  當然了,如果林可要是弄個什麼副教授、教授、院師的晉升制度……

  有了利益糾葛,說不定奧夫和托馬斯會把腦子都打出來。

  反正腦子打出來也沒事,元素體也不會死,就是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