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 作品

第八百七十四章 質能方程出世!


                 林可奮筆疾書,雙手齊齊開工,在紙張上化為殘影,眼眸更是迸射出驚人的白光。

  「任一光源所發之球狀光在一切慣性參照系中的速度都各向同性總為c,且所有慣性參考系內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一個物體的實際質量為其靜止質量與其通過運動多出來的質量之和。當外力作用在靜止質量為的自由質點上時,質點每經歷位移,其動能的增量是……」

  「如果外力與位移同方向,則上式成為……根據洛倫茲變換,得質量的變換公式為……」

  他體內的魔力源源不斷不消耗,而在這種海量的消耗中,一些公式也被他即刻推導模擬出來。

  質量、能量。

  質量、能量。

  質量、能量。

  林可現在整個頭腦中的公式、定理、現象、結果、證明……全都是關於質量和能量的!

  一個物體,把它切為兩半,這兩半的質量和與原先整體的質量稱起來是一樣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也許質量有變化只是由於精度問題我們沒有測量到呢?

  從微觀領域入手呢?

  鐵原子含有26個質子、26個電子和30箇中子。

  然而,鐵原子的質量小於獨立的鐵原子核與26個電子的質量和,也小於獨立的26個質子和30箇中子的質量和。

  這是為何?

  電子、質子和中子在結合成原子核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

  而這個能量便由質量轉化而來的,所以鐵原子的各組分在結合成鐵原子的過程中損失了質量。

  例如太陽也是如此。

  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其中心的溫度高達1600萬度,壓力也很大。

  在這極端的環境下,質子之間發生了核聚變——兩個質子,也就是由氫原子提供的質子發生融合,形成了一個氘核。

  氘核再先後與兩個質子結合,形成氦4核,而氦4核的質量只為形成它的4個質子質量的99.3%!

  這意味著有0.7%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去了。

  在形成每一個氦4原子的過程中,大約釋放出28兆電子伏特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