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2202章 安全措施

    當然,到那時,人造意識解答的精準度很大程度上就依靠所有使用者處於同一知識體系的共同認知,以及最重要、最核心的意識模型。

    現在模型較差也沒關係,因為還有智腦頂著,但當使用者多了之後,再用智腦頂著,那未免就顯得太過自負了!

    夏多有心成為通才,可這僅僅只是他的目標,還不是現實,他並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原因還拖累了思維共享網絡的發展。

    因而,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考慮向意識領域傾瀉更多的研究資源了。

    ……

    不一會兒,夏多通過智腦從思維共享網絡中接收了大量亢奮情緒信息。

    哪怕只有最低一檔的靈敏度,但在自己的各種疑惑都能得到迅速解答,情緒激動之下,也難免有信息溢出,通過心靈網絡給智腦接收到。

    這還是隻調一檔靈敏度的,那些第一次使用靈感頭環的人,靈敏度設置的是二檔,加上又是第一次使用,情緒波動更為明顯。

    而通過這些使用者不斷外溢的亢奮情緒,夏多也基本確定了兩點事實——

    一個是,大家對靈感頭環以及其背後支撐的心靈網絡接受程度比他預想中的要高很多,他們更多是將靈感頭環當成了升級版的學習機。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學習機僅僅只有他的智腦提供解答,而靈感頭環卻是有所有使用者一同解答,可不就是學習機的聯網升級版嘛!

    而且最關鍵的是,靈感

    頭環只需要在意識中重複問一下,而學習機卻需要通過語言交流,效率提升了不知道。

    此外靈感頭環可以人手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詢問,而學習機卻需要多人共享,想要使用還需要提前預約。

    換做夏多自己,也更傾向於使用靈感頭環,而不是學習機。

    另一點事實則是,靈感頭環的效果遠比他預想中的要好很多!

    或許是元思維的共享使得各個使用者的知識體系,以及基於這一套共同知識體系的認知也一併共享了。

    在這些人使用的過程中,夏多刻意沒有讓智腦參與思考,但一百位使用者的元思維在簡陋的意識算法的組織下,還是迅速得出了幾乎沒有任何錯漏的答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