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境

    虞朝宗一怔:“也不用這麼急。”

    莊無敵道:“大事重要,我儘快趕回去問問李叱該怎麼做,也能讓他做好準備,接應大哥攻城。”

    虞朝宗沉默片刻後說道:“那你回去之後告訴老三,冀州若是被圍困,你們都要保護好自己,若老三覺得冀州不穩妥,就立刻回來。”

    莊無敵應了一聲,回身去收拾東西了。

    虞朝宗坐在書桌後邊,腦子裡回想著的是剛剛老八對他說的那些話。

    八當家鄭恭如說......羅耿出兵,有羅境裡應外合,若不出意外,必會夜間奪城,佔據先機。

    幽州軍進城之後,也絕不會輕易放青州軍和豫州軍進城,三方必會混戰,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果被羅耿最終拿下冀州,坐擁冀州幽州兩地,羅耿便能稱北境王,和朝廷分庭抗禮。

    虞朝宗想的也正是這些,他想成大事,就必須有正經的根基之地。

    誰會承認一個根基之地在山裡的人?

    兵在山裡,就一直都是山匪,而他也就一直都是山匪的頭領罷了,在那些人眼中,他始終是個大賊。

    虞朝宗是名門之後,他的思維和普通百姓本就不一樣。

    哪怕時至今日,他內心之中其實也更偏向於盡快得到那些名門望族的支持與輔佐。

    這個北境王,落在羅耿手裡,他不好搶。

    這個北境王,落在他手裡,羅耿也一樣不好搶,換成是誰都不好搶。

    有了這個名聲,若想再進一步,可背靠冀州南下,若想守成,以冀州之地自立,有了名分,再徐徐圖之。

    其實虞朝宗心裡最想做的事,他誰也不願意告訴,然而越是誰都不能告訴的事,越是迫切的想去做。

    他想做皇帝。

    最不濟,也是做北境的皇帝......

    為此他甚至想過很多很多策略,各種可能。

    最完美的,當然是他親率大軍攻破楚都城大興,從楚皇族手裡正大光明的把皇帝之位搶過來。

    這樣得到的皇帝位,最是穩固。

    實在不能立刻南下,那就在北境立國,不需要太久,只要立國五年,百姓們都會適應這種局面,也會讓更多的人認可他皇帝身份。

    他可在北境勵精圖治,再得那些名門望族的輔佐,他堅信不出五年,就必可興兵南下。

    哪怕那時候楚已經被別人所滅,他依然有把握攻入大興城,入主中原。

    這是虞朝宗給自己定下的兩個策略,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成為整個中原的皇帝,那就先成為北境的皇帝,再圖整個中原。

    其實以他現在身份,以他現在實力,這樣想也不算錯。

    但他不能對手下人明言,他手下的人都是普通百姓出身,普通百姓可以追隨他打天下,卻不能幫他立江山。

    這些話若對手下人說了,豈不是要喪盡人心?

    冀州的局面越亂,虞朝宗想做皇帝的心就越迫切,每逢亂世英雄輩出,誰又能保證自己一定是最終的贏家?

    李叱的策略是等,等到最好的時機。

    可是這天下,就怕等來等去,等到別人已經稱帝,他虞朝宗還是個山匪的大當家。

    虞朝宗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他看向收拾東西的莊無敵,心裡想著老三放長線的打算,到底是不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