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心境

    武親王偷偷的深呼吸幾次,讓自己心情

    平靜下來,回頭看向斥候:“什麼事”

    斥候道:“啟稟王爺,唐匹敵的寧軍已經開始渡河。”

    “渡河”

    武親王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這唐匹敵打算做什麼

    潘興河雖然不大,稱不上天塹,可有這一條河在,寧軍在南岸死守,楚軍想過去就難。

    現在寧軍主動過河,就不怕被逼到絕境的楚軍就在這與他決戰

    “都過來了”

    武親王又問了一句。

    斥候回答說:“寧軍正在陸陸續續過來,看兵力規模,應該是要全都過來。”

    聶啟泰道:“王爺,莫非是故意引誘我們”

    楊景元道:“王爺,寧軍援兵就算只有幾萬人,加上唐匹敵所部,也有十萬之眾,十萬人渡河絕非一朝一夕,他們故意賣了這個破綻給我們,極有可能就是他們又有援兵到了。”

    十萬大軍渡河,哪有那麼快過來的,楚軍若要反擊,趁著寧軍半渡之際殺過去,寧軍必亂。

    如此兵家大忌之事,唐匹敵卻如此明目張膽的做了,莫非真的是誘敵之計

    武親王在心裡仔細斟酌,到底打不打。

    還是那句話,若是他年輕二十歲,正中年巔峰時期,哪裡會管什麼誘敵不誘敵,直接打過去就是了。

    那時候的左武衛和現在也不一樣啊,那時候的府兵,不管是裝備,訓練,還是各種協同配置,都遠超此時。

    就算唐匹敵是誘敵之計,武親王手裡若是當年的左武衛,直接打過去,管你誘敵不誘敵,先把過了河的這部分寧軍吃掉。

    但是現在武親王不敢,他確實沒有巔峰時期的銳意了。

    二三十歲的武親王領兵,靠的是兩個字,一個是靈一個是銳。

    後來他被罷免兵權,在家賦閒了幾年,再領兵後,已經沉穩的武親王靠的已經是另外兩個字了。

    霸道。

    四十歲之後的武親王帶兵,將霸道兩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傳令下去,各部現在就構建防禦,挖溝壑,建土牆,讓寧軍以為我們要在此地死守。”

    武親王皺眉吩咐道:“再增派斥候往東南方向探查,明天日落之前,東南百里之地有沒有寧軍,務必探查清楚。”

    聶啟泰立刻應了一聲:“屬下這就去分派人手。”

    武親王又看向楊景元:“你帶上半數騎兵往潘興河方向移動,給寧軍造成我們要進攻的假象,看看他們是否有伏兵。”

    楊景元俯身:“屬下馬上就去。”

    武親王緩緩吐出一口氣,再次回望芒碭山。

    當年如果不是有座帽兒山的話,他和楊跡深就都死在草原上了。

    可是當年若不是自己非要去草原的話,兄弟之間也不會變成後來那樣。

    五十年了,好像一下子輪迴就到了。

    可是又不完全一樣,那時候的他孤立無援,身邊沒有人,現在的他,還有十幾萬大軍在。

    再說,那時候因為一座帽兒山,他能躲過一劫,這次有座芒碭山,也許不都是壞事。

    手扶著城牆,武親王看向遠處。

    一代新人換舊人

    可舊人,還不想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