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鳩摩智

 在天龍寺恢宏莊嚴,佛意縈繞的千佛塔數十丈前方。

 一名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

 此人便是前吐蕃國國師鳩摩智,當時曾在吐蕃被稱為“大輪明王”!

 後來吐蕃被大元所滅,他也變成了流浪苦行僧,遊歷數國,其本人不僅佛法高深,還極度痴迷武學。

 而他剛剛兩句話便直接道破了枯榮大師所參枯禪的來歷。

 “ 好高深的佛法修為,這鳩摩智大法師應該差一步就要進金剛境了吧!”

 此時在天龍寺的前佛塔周圍,已經圍滿了宋朝江湖武林豪傑,這裡最低修為都是一流之境。

 “ 半步金剛境在這天龍寺可不夠看, 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本事要求取這天龍寺的鎮寺絕技《六脈神劍經》。”

 一名身高七尺,面容粗獷,一身精緻武服的中年男子甕身說道。

 而他的說法也被在場許多人認同,佛修之境劃分為:

 沙彌三戒,禪定,淨根,聲聞,行者,法師:[律者、武僧、禪師、覺師],金剛境

 金剛境相當於武修的武相境,儒修的儒師之境。

 而這天龍寺中金剛境的佛修高手就不下兩位,這鳩摩智半步金剛境就敢上天龍寺求取鎮寺絕技《六脈神劍經》,這也是許多江湖豪傑來觀瞻的原因之一。

 ——

 “阿彌陀佛!

 大法師遠道而來,老衲未曾遠迎,失禮了”

 在鳩摩智對面,一名寶莊相嚴,身披袈裟,容顏枯老,氣息枯寂盤坐在蒲團上的老僧緩聲說道。

 此人就是天龍寺的住持枯榮大師,一身枯榮禪功極為登峰造極。

 而在他身後四人則是本因、本觀、本參、本相四位大師。

 “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小僧根慧愚鈍,未曾參悟情仇生死。

 小僧曾經的摯友慕容博先生在生前極為推崇貴寺的《六脈神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