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李元紹的蛻變

  “殿下,太子妃請喝茶,另外這是我按照您要求寫的觀察日記,還請過目。”

  木桌上擺放著李元紹的戰果,好傢伙冊子疊了一大摞。

  雲苓喝了口熱茶潤嗓子,便仔細地翻看檢查起來。

  她給李元紹安排的任務,主要是觀察記錄不同的肥料對不同的作物生長有何影響。

  有了一顆種子,只要花些時間和耐心,早晚能變成一百顆。但化肥這種東西可是沒辦法隨便量產的,且採購也是一大筆資金消耗。

  雲苓覺得自己不管在現代掙多少錢,都無法解決一整個古代國家的化肥供給。

  何況比起種子來,這玩意兒的來歷可不好交代。

  好在種田是漢人刻在基因裡的本能,作為農耕國家,便是在這個時代,人們常用的肥料種類就多達幾十種。

  比如除了常見的糞發酵肥以外,還可燒秸稈草木灰,甚至是種植專門的植物來發酵綠肥,摻了動物骨頭的骨肥等等……

  什麼肥料適合哪種農作物,種地多年的百姓們也是有經驗總結的。

  為了能夠解決肥料使用的問題,這個時候試驗田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第一次試種,雲苓設計了很多組對照實驗,並讓李元紹帶領了一批學生,觀察記錄不同肥料使用下的同種作物,分別都會遭遇什麼樣的病害,以及收穫成效如何。

  李元紹做得十分盡職用心,雲苓滿意地點點頭,“這些筆記寫得非常好,不過這是個耗時漫長的大工程,要堅持很多年才行。”

  “仔細保留好這些筆記,每隔一段時間,我會讓司禮監那邊做雕版印刷,將來京城之外的各州各縣,都是要以此為參考的。”

  李元紹點頭應下,“太子妃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在桃源村這段時間,他可謂感悟良多。

  以前大家都說讀書入仕是為了大周蒼生百姓,可到底怎麼做才能實現鴻志,又都言考取功名便是。

  如今,李元紹總算找到正確的答案了。

  他沒有入朝為官,卻是真正地做到了為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