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

朱元璋很相信自己的直覺。

  從開局一個碗,成長到如今大明帝國皇帝。

  朱元璋明銳的直覺,相當的重要。

  自始皇后,縱觀古今五百多位帝王,唯一能夠和朱元璋媲美的,也就是漢高祖劉邦了。

  如果非要深究一下,劉邦當時還是大秦的亭長。

  而朱元璋卻是連父母都會被餓死,吃不上飯的黔首。

  後世有稱:自古以來得位最正的皇帝。

  哪怕是六十多歲的年紀了,但朱元璋沒有絲毫老人的呆愣,思維依舊敏捷。

  只是微微沉思,朱元璋就立即發現了剛才朱英問題中的不對勁。

  “晚輩朱英,敢問老爺子如何稱呼。”

  朱元璋沉思間,朱英的聲音響起。

  朱元璋遲疑一下,便坦然笑道:“咱也姓朱,朱國瑞。”

  朱國瑞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卻真就是朱元璋的曾用名。

  只不過比起朱重八和朱元璋這兩個名字來,只在小範圍內傳播。

  朱重八算不得大名,只是小名。

  在朱元璋小有成就的時候,就給自己起了個朱興宗,字國瑞的名字。

  不過這個名字並沒有多久,知道的人也不多。

  尤其是朱元璋的一些老朋友,要麼就是稱呼其當時的職位名稱。

  親近的也是喊著重八兄弟。

  朱興宗,字國瑞這個稱呼,沒過多久。他就沒用了。

  便是直接取名朱元璋。

  在現在的大明,說朱國瑞的這個稱呼,哪怕是朱元璋的皇子們,大臣們。

  也都是陌生的很。

  唯有胡惟庸,李善長,周德興,劉伯溫,湯和,徐達,常遇春等等這些老年兄弟有所耳聞。

  不過大部分都去世了,剩下的也不多。

  何況對陛下稱呼曾用名,也是屬於一種大不敬的行為。

  這個曾用名之所以流傳到後世,還是因為朱元璋自己編撰的一些文獻中記載。

  這才流傳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在後世朱興宗,朱國瑞這等稱呼。

  聽到後自然是無法聯繫到朱元璋的身上的。

  至於‘咱’這個自稱。

  那就更不用說了。

  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咱’是屬於淮西方言。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就現在的南京城裡,不少富戶都是朱元璋從淮西那邊移民過來的老鄉。

  便是整個淮西武將集團,也是拖家帶口的在這裡。

  若是聽到自稱‘咱’的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就認為是朱元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