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

朱元璋說這是自己的主意,也是暫時不想公開的朱英的身份。

  而幾位尚書,聽完朱元璋的對於災荒的策略後。

  刑部尚書楊靖一拍大腿,大聲道:“陛下之才,臣等難以晚之項背,這等奇思妙想,臣愚昧,感覺多年聖賢書白讀了。”

  餘下幾位尚書,更是奉承起來。

  “以寶鈔換糧食,即造福了地方,又解決了國庫的問題,最主要便是解決了分化吸收了災民。”

  “不僅如此,官道,橋樑等諸多地方都得到修繕,陛下真是大才,這等妙計,可謂是一石三鳥。”

  “你們只看到目前的利潤,卻根本體會不到陛下的良苦用心,如此一來,地方鄉紳出糧,再大的災荒,都無法損我大明根基。”

  “沒錯,臣認為,此法應立即盛行起來,進行地方上的推廣。”

  “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

  朱元璋滿臉笑容,喜氣洋洋。

  雖然這些尚書重臣都是在恭維他,可他知道,這法子可是他大孫提出來的。

  所以在朱元璋的耳朵裡,就是在不斷告訴他,大孫果真是才華橫溢。

  “便這般著急,先在京師附近試行一下,若是成效不錯,便立即全面實施吧。”朱元璋說道。

  工部尚書沈溍躬身作揖說道:

  “陛下,臣認為,此事看似簡單,實則影響深遠,甚至能改變我大明原有之格局。”

  “尤其是此中錢財幾何,糧食幾何,更是關乎天下百姓。”

  “而且一旦我大明全國實施,其中人力,物力數目數額巨大。”

  “因此臣建議,則單獨設置一衙門,直接管理此事,包括陛下先前所言的擔保糧食數目,完工期限等,都由此衙門負責。”

  朱元璋所說的類似於以工代賑的承包制,實際就是屬於工部管轄。

  沈溍作為工部尚書,對於興修水利,土木建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

  敏銳的嗅覺一下子就讓他明白,這個看似一個簡單的小工程,一旦推廣開來,其中涉及到的人員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已然是涉及到了徭役的變化。

  工部下面的各類水裡工程,基本上都是直接召集當地青壯,直接服役。

  現在卻是換了過來,相當於把徭役的事情,當成了短工在做,以此吸引鄉紳在其中賺取盈利。

  讓鄉紳首先繳納足夠的糧食作為擔保,民夫的吃食由官府負責,這就避免了鄉紳藉此剝削流民的可能。

  流民吃飽了肚子,災荒之後回戶籍所在地,就能繼續給大明國庫提供稅收。

  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沈溍的這個想法,咱覺得很不錯。”

  “具體的策略,到時候你給咱寫個奏章呈上來。”

  朱元璋聞言,心中微微琢磨一下,開口說道。

  “臣遵旨。”沈溍躬身道。

  “既然大家都覺得咱這個法子沒問題,那便明日早朝的時候拿出來議議,爾等也去京師周邊查看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