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303章:文人的嘴,騙人的鬼

大家只看到錦衣衛如何厲害,很少有人知曉,他們在打探情報這塊,到底多麼的無孔不入。

  正規編織的錦衣衛,只是一個表象,在這下面,還有很多不被知曉的分支。

  而作為皇帝直屬,掌控偌大權力,裡面當真是人才濟濟。

  至少目前來說,大明的翻譯工作,大部分都是由錦衣衛完成的。

  但凡朝貢的國家,哪怕是西域那等偏遠甚至沒人聽說過的,在錦衣衛這邊都能找到對應的翻譯者。

  這才是真正的錦衣衛。

  甚至很多聾啞殘疾人,也是錦衣衛的暗線。

  不僅僅是戶部對錦衣衛的俸祿支出,朱元璋的內帑,每年都有很大一筆經費供給錦衣衛開支,這才能維持錦衣衛龐大的開銷。

  次日早朝,大明皇宮謹身殿中。

  朱英和朱元璋一起享用早膳。

  一日之計在於晨,目前朱元璋這邊的早膳,因為有了朱英帶來廚子的加入,變得越發豐富了。

  而今天,朱英和朱元璋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聽著蔣瓛對於昨晚秦淮河上,劉三吾等人的詳細記錄。

  “這些個文人,整日裡就知道想發設法為自身著想,從來就沒顧忌過他人,劉三吾這傢伙,都已經古稀之年,還在這裡興風作雨。”

  “莫不是忘記了前兩年的教訓。若不是看他確實有幾分才學名望,咱早讓他下野了。”

  朱元璋聽完後,冷聲說道。

  當年大明初立,便觀上層,盡皆是文盲,頂用的不多。

  所以朱元璋對其很是重視,在洪武十八年,哪怕劉三吾已經七十三歲了,也給了官職。

  在文學造詣上,劉三吾是無可挑剔的,本身就是大家,在那個時候,大明典章制度缺略,一切禮制及三場取士都是由劉三吾刊定。

  總攬《存心錄》、《省躬錄》、《書傳會選》、《寰宇通志》、《禮制集要》諸書纂修任務。

  朱元璋的《大誥》及《洪範注》,都是由劉三吾作序。

  當年與汪睿,朱善並稱為“三老”。

  在洪武十七年的時候,汪睿因舊疾復發去世。

  朱善是國姓,但跟朱元璋沒有半點關係,在洪武十八年被擢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奉旨主校禮闈,負責管理禮部會試的有關事宜後,也因病去世。

  所以現在的翰林院,自然就是劉三吾一家獨大了。

  八十歲的劉三吾,可謂是目前整個文壇的精神領袖,也是資歷最老的。

  即便是各部尚書見著劉三吾,都得是行禮口稱先生。

  即便是雷厲風行,殺伐果斷的朱元璋,對於劉三吾,也不會隨便下殺手。

  至少得有個正經理由。

  即便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朱元璋還是翻出劉三吾給胡惟庸上書鳴冤的舊案,打入藍玉‘餘黨’。

  這樣了也沒殺,只是發配西北。

  在朱允炆上位後,就把其召回了京師,不過因為年紀大了,又奔波勞累,最後才去世。

  朱英在聽完後,說道:“其實他們說的也不錯,在軍餉上,確實是個很大問題,即便是番薯等作物推廣起來,像是現在京師三十六衛,也很難快速在整個大明進行推廣。”

  “爺爺的衛所制度,目前來說對於大明,是最好的辦法了。”

  “還是要等國庫富裕起來,有了更多的收入,才能慢慢的進行改制。”

  大明的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像劉三吾這樣,從元朝到明朝的大儒,看到的東西太多了。

  早前劉三吾在元朝,也是廣西靜江路副提舉。

  對於兵事,也是非常的清楚。

  其實目前朱英也非常的清楚,也就是京師這裡,才能支撐得住將士如此大的消耗,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大明的顏面。

  換到地方,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

  “大孫對於他們,是怎樣的想法,待會估計就是等著發難了。”

  “若是大孫覺得無法把控,那就讓咱來做這個惡人吧。”

  朱元璋說道。

  劉三吾不好動。

  因為影響太大了,尤其是對君主,文人的筆,可是殺人不見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