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

朱英的想法非常簡單。

  就是要建一個漢文化圈。

  其實嚴格來說,原歷史上,朱棣也算是搞過殖民的。

  便就是安南。

  動用了四十萬大軍,打下安南,建立交趾。

  雖然沒有殖民這個概念的想法,但實際上也相差不大。

  最後的結果,自然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朱英並沒有要把殖民這個概念拋出來的意思。

  殖民的本質,其實就是資本早期的掠奪手段,其實宋朝就有資本萌芽的出現了,不過在帝王制度下,根本沒有任何發展的土壤。

  不管你掌控再多的財富,還是擁有再多的土地,除非你造反,不然在文人武將的眼中,不過是一頭肥羊罷了。

  想什麼時候宰殺,就什麼時候宰殺,連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宋朝在表象上,確實出現了一些類似於資本萌芽的因素,如僱傭關係、原始工業化、商業資本的積累等等。彡彡訁凊

  但是,這些表象特徵並沒有改變宋朝發達地區的生產方式,它的實質仍然是傳統土地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與地主官僚經濟體制的結合體。

  每一位帝王,其實不管昏庸與否,心裡頭都有著開疆擴土的想法。

  不然如今大明如此遼闊的土地,當是別人送的嗎。

  像是歷史上,一直想要對朱元璋證明自己的朱棣,幾乎一生都在馬背上渡過。

  因為他心中有著對父皇的愧疚,所以他需要功績。

  永樂一朝,滅北元,五徵蒙古,塞外設三大營震懾邊疆。

  瓦剌韃靼一併朝貢稱臣,強徵安南,直接撤藩設郡,劃入大明版圖。

  籠絡控制女真部族,收服西藏,雲南設宣慰司。

  東西南北,但凡能擴張的地方,朱棣都去幹了一手。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朱英掌控邸報,卻不表達出殖民的概念,究其根本,便是在於大明本身的文化特性。

  甚至對於很多人看來。

  哪怕懂了殖民的概念,也是覺得無用的。

  還要浪費兵力去管轄殖民地,兵力要是少了,說不準還會被當地的土著去反抗。

  譬如雲南,從某個程度上來說,也跟殖民的概念差不多了。

  實際上安南要是沒有沐英,說不定現在就是整個大明起義最為頻繁的地區。

  海外殖民,那就更不用說了。

  完全就是勞民傷財,窮兵黷武。

  就目前來說,海外的蠻夷之地,哪裡能比得上大明的富庶。

  自家都沒發展好呢,就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至於發展資本,也就是商人,這完全就不在文官武官這些統治階級的想法中。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曾考慮過。

  社會地位低賤的商人,能有什麼用處。

  而朱英現在,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給李樹明下達的令旨,作為放開他的條件,雖然沒有明說,但箇中的意思,就是要讓李樹明去海外殖民。

  作為大明對外,歷史上下西洋前,真正開始的第一波殖民行動。

  這不是說朱英好高騖遠,或者說看不到提高商人地位,發展海貿所帶來的弊端。

  大量海外財富流入大明,從一定程度上,其實只會照成通貨膨脹。

  大明現在的人口結構,因為糧食產量,天災人禍的限制,相當於八成人口皆是農民。

  也就是這八成的農民,養活其他兩成。

  而目前的關鍵,隨著馬鈴薯,番薯,玉米的種植,還有對地主各方面的削弱,壓制。

  可想而知,頂多兩年之內,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就會從田地之中慢慢的解放出來。

  加上現行的政策,如攤丁入畝等政策的刺激下,大明的人口在未來將會迎來一波波不斷爆發式的增長。

  朱英很清楚,一個國家的快速發展,農業自然是根基,而工業亦是極為重要。

  現在各種工廠在不斷的承辦。

  全國各地的大戶豪紳們,也在不斷的加入進來。

  工業正在快速發展之中,不需要幾年,就有大批的新生代富人出現。

  在擺脫傳統商人,囤貨居奇,投機倒把,圈佔土地的行為後,這些靠實業而新興的商人,將會改變原有商人的地位。